倪光南:自主创新,构建人工智能的“中国体系”
2021-12-21 21:11:20AI云资讯1428
12月18日下午,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汉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应邀发言,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主题进行分享。以下为倪光南院士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
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前,世界各国均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上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在应用领域。然而,我国在人工智能算法、算力等基础技术方面相对薄弱,尚未形成体系。
在信息技术领域,技术体系是各种技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作用远大于单项技术、产品、服务等的作用。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体系还受制于国外核心技术的垄断,要打破垄断不能只依靠发展单个硬件或软件,而是要依靠发展相应的“中国体系”。例如,我国在卫星导航系统、移动通信等领域已逐步打造出自己的体系,北斗就是“中国体系”成功的一个范例。
在这里我就自主创新,构建人工智能“中国体系”,谈几点看法:
第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已具备条件发展“中国体系”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已具备发展中国体系的条件和基础。一方面,国家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投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应用层十分繁荣,人才企业迅速集聚,数据丰富。在政策指引和产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软硬件、应用生态等领域都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第二、建设人工智能“中国体系”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要在突破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完善AI芯片、AI框架、AI平台、AI算法、AI应用等等,在这些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我们发挥国家体制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尽快攻坚克难。
二是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我们应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要实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举措。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欣喜的看到以武汉、深圳为代表的多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昇腾为基础,实现全栈自主创新,不仅建的快,而且用的好,带动了AI产业集中集约式发展,支撑了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是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体系非常好的实践和探索。
在这里,我衷心希望投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各级政府、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持续强化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持续构建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提前布局、产业协同、自强不息,奋力追逐、砥砺创新,为抢占未来国际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高地共同奋斗!
相关文章
- 深度契合人工智能+与智能网联汽车主题,懂车帝智博会系列活动收官
- AI能力官方认可!合思入选超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生态产业图谱》
- 人工智能引领体育未来:第三届全国体育人工智能大会将于10月底在京启幕
- “人工智能+”驶入快车道,和鲸联合联想、沐曦首发科研智能一体机
- 艾氪智能段丰元出席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产业级 Agentic AI 智能体集群亮相
- 容联云入选沙利文《2025人工智能全景图》,彰显AI Agent领军实力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 新达内与百度智能云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大模型人才
- 响应“人工智能+”行动,BodyPark以“真人+AI”破解健身行业痛点,引领数字化升级
- CCF中国存储大会 | 浪潮存储刘希猛:融合存储加快“人工智能+”行动落地
- 回应时代,定义未来 | 漫柏集团与阿普人工智能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大社区”样板
- 微软人工智能推出首批自研模型MAI-Voice-1语音模型与MAI-1预览版
-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中国力量,年度AGIC+IOTE盛会深圳重磅开幕!
- 迎“人工智能+”政策东风!2025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即将落地常州
- 超千家AI企业“智汇”鹏城 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启幕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旷视以“升维”解码AI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