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黄宇红:6G尚存诸多挑战 四大方面系统推进6G研发工作
2022-02-25 12:17:40AI云资讯594
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的战略要求,加快推动6G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攻关,进一步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提升6G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移动研究院今日举办“遇见未来”——6G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会。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出席会议并做演讲。
在当前5G千帆竞发的同时,中国、欧美、日韩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启动6G研发,新一轮全球移动信息产业科技革命与科技竞合大幕拉开。中国移动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积极融入6G研究总体布局,最早参与到6G技术研发工作组以及IMT-2030推进组,并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研发任务。
黄宇红表示,虽然我国6G研发启动很早,也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6G发展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尚且存在诸多挑战:
首先,基础理论创新尚需突破。现有通信技术已逼近香农定理和摩尔定律极限,6G呼唤更多源头技术创新;另外,对我国而言,基础产业能力的构建更加关键,如何提前做好从顶层到底层的协同布局、协同创新十分关键。
其次,技术标准面临分化风险。各个国家都在加速研发6G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6G技术点多面广,国际形势更加复杂,能否形成类似5G的全球统一标准,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第三,产业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开源软件+白盒硬件”的“水平整合”产业模式发展迅速,其与传统的“垂直整合”产业模式相比,孰优孰劣还有待验证。
最后,生态构建复杂度加大。与5G相比,6G将拓展更多场景、融合更多技术、创造更多新领域,对商业模式、产业生态的要求更高,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注重低碳高效,确保能够以自身的低碳,支撑好经济社会的低碳高效发展。
为此,中国移动研究院将围绕以下4个方面,系统地推进6G研发工作:
一是加快原创技术突破。推动基础理论突破、产生更多“从0 到1”的原始技术创新;加强影响信息通信的跨界融合技术的研究与协同布局。
二是带动补强产业短板和模式创新。以需求牵引,以下游产业带动上游特别是基础新材料、新工艺、新软件产业的布局,另外,加强开源、开放产业布局,推进模式创新。
三是坚持推动形成全球统一标准。坚持6G国际化路线,加强与国际产业伙伴以及国际组织的合作,倡导全球统一标准;积极吸纳外国企业加入到中国的研发项目和研发体系。
四是加强应用生态布局。前瞻性布局和培育应用层的产业生态,孵化新业务、新应用及其支撑技术与软件。
黄宇红表示,为更早、更大力度支持各环节、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中国移动将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建设全球领先的6G协同创新基地,为产业伙伴提供开放的、场景化的联合研发、测试验证环境以及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通过需求和顶层设计为牵引,打通从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到标准、产品和应用的全产业链创新环节,孵化源头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可控、开放的6G产业和应用生态。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携“AI+”硬核科技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 中国移动与世界级“灯塔工厂”伊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常州主场收官夜,中国移动5G-A技术筑牢通信“护城河”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加快数实融合 以数智技术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 中国移动云手机融合创新成果于北京通信展首发
- 2025中国移动中亚合作会议在哈萨克斯坦召开
- 打造行业标杆!中国移动多项成果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典型案例
-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 中国移动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
- 中国移动举办量子科技前沿创新论坛并发布系列重要成果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AI+”新突破:中国移动重磅发布移动云超级智能助手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物流打造物流行业专属千亿级参数大模型
- 从“昆仑电波”到“掌心守护”:中国移动安全管家以科技力量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 中国移动将支持eSIM全系产品,释放成长新动能
- 太全面了!中国移动咪咕携10大展项亮相2025服贸会三大主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