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仍需过三关
2018-07-19 15:10:54爱云资讯1160
现实中,应用人工智能已是大趋势。发展成绩可圈可点,成长道路依然漫长。抓核心技术是重中之重,抓标准制定是关键环节,抓安全防控是发展基石。
今年的足球世界杯可谓看点多多。除了精彩的赛事之外,智能足球、智能裁判手表等不少高科技元素也成为球场新亮点。尤其是首次引入的视频助理裁判(VAR)技术,力图让判罚更加精准公平,引发不少热议。
世界杯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高科技早已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正加速影响人们的生活。中国互联网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长迅速。2017年产业规模达152.1亿元,增长率为51.2%。预计到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增长至344.3亿元。由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也显示,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占到全球的60%,势头相当活跃。
现实中,应用人工智能已是大趋势。发展成绩可圈可点,成长道路依然漫长。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要站上新台阶,仍需过好“三关”。
抓核心技术,是重中之重。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在全球企业论文产出排行中,中国只有国家电网公司的排名进入全球前二十。数据让人深思,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停留在纸上。当前,中国很多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换代、提高生产力。夯实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软件等产业核心基础,加快关键性技术研发,让企业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主导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抓标准制定,是关键环节。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标准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缺失标准,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有可能变得混乱;标准不统一,市场和相关资源难以对接,会造成数据上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我国虽然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了良好基础,但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2017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要求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测试评估体系及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抓安全防控,是发展基石。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自动驾驶汽车因不能正确识别路标,导致交通事故;为保护家人安全而设立的家庭安防系统、应用火爆的人脸识别技术,却成为黑客窃取个人隐私的重要工具。这些也是产业发展中必须加快解决的现实难题。有专家形容,人工智能就像一个被“黑客”生出来的孩子,带有某种程度的安全隐患基因。如果只注重发展而忽略安全防范,人工智能或将被不当利用;但若利用得当,人工智能可以检测恶意软件、监控异常数据、预警黑客入侵等等,成为“道高一尺”的有力防御工具,提升网络安全防御水平,也为行业发展迎来更好的机遇。
相关文章
- 红熊 AI 亮相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技术融合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喜马拉雅成独家播客合作平台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求解城市AI基础设施如何高效运行
- 真实世界跃然“屏”上,知天下AI项目斩获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 如视携伽罗华P4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以数据基石赋能空间智能行业突破
- 中国联通成功举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制造”发展论坛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青年菁英会成功举办,聚焦 AI 学术前沿
- 加佳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浦东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创新技术成果
- 在这里看到数智女性的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女性菁英论坛在沪举办
- 共绘金融支付数智蓝图,中国银联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
- 智联招聘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智联招聘AI版
- 飞桨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百度打造AI产业基础设施“国家队”样板
- 绿算领航・智序共生|天罡智算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盛大启幕
- 中兴通讯联合合作伙伴斩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
- 中兴通讯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算力普惠 AI向实
- WAIC 2025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发展与人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