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撬动未来教育新空间
2018-07-24 16:38:28爱云资讯826
人工智能阅卷评分、大数据帮助选科选专业、课堂由学生主讲……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正悄然发生转变,未来教育新空间进一步开启。
重构课堂:颠覆传统学习过程
“知识传输的过程从传统的课堂上转移到上课前,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个性化学习;而传统的学生知识内化过程从课下转移到了课上,学生和老师可以讨论、探究、反思,由学生来主讲、演示。”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2018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
钟秉林认为,互联网技术、知识数字化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体制创新。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颠覆传统教学过程,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型,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形成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
“互联网正在重构学习。”好未来教育创始人兼CEO张邦鑫举例说,在现在的课堂上,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许多课堂行为都能转化为老师的教学参考。比如“一道题有多少学生举手抢答”“哪些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哪些学生需要被关注”等数据,都能实时帮助老师改进教学。
激发创造:紧跟时代的“必修课”
在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的“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孩子们有的在与机器人进行象棋对战,有的正用自己编程设计的指令让机器人舞蹈。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设立这个‘AI+梦想空间’是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带来开创性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时代接轨,更快地融入社会。”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执行校长张文峰说。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人工智能也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新课标中列为选择性必修课。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杨鸿武认为,处于智能时代的风口浪尖,孩子们必须了解并适应智能社会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环境。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素养教育,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紧跟时代步伐的必然要求。
助力改革:规划从专业到职业的选择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不仅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正在推进的新高考改革鼓励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选择考试科目,考生的自主选择权更大。然而,不少学生却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哪门学科而苦恼。
科大讯飞及北京师范大学测评专业团队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设计了高中生涯测评量表,从成绩、潜能、兴趣三个维度剖析学生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建模分析,为学生提供全面科学的分析结果,助力科学选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常雪亮介绍,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可给予孩子们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同时多维度了解大学与专业,从而对未来的学习、职业,乃至人生作出清晰的规划。
相关文章
- 红熊 AI 亮相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技术融合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喜马拉雅成独家播客合作平台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求解城市AI基础设施如何高效运行
- 真实世界跃然“屏”上,知天下AI项目斩获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 如视携伽罗华P4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以数据基石赋能空间智能行业突破
- 中国联通成功举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制造”发展论坛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青年菁英会成功举办,聚焦 AI 学术前沿
- 加佳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浦东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创新技术成果
- 在这里看到数智女性的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女性菁英论坛在沪举办
- 共绘金融支付数智蓝图,中国银联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
- 智联招聘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智联招聘AI版
- 飞桨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百度打造AI产业基础设施“国家队”样板
- 绿算领航・智序共生|天罡智算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盛大启幕
- 中兴通讯联合合作伙伴斩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
- 中兴通讯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算力普惠 AI向实
- WAIC 2025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发展与人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