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2-09-07 20:51:34AI云资讯788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昨日工信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之“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指出,我国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二是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精密减速器、智能控制器、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太空机器人、深海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高复杂度产品实现重要突破,行业内1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三是应用深度和广度加速拓展。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据有关机构统计,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过300台,比2012年增长约13倍,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教育、医疗、物流等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孕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开展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完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加快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产业短板,打造更多高端化智能化产品。
二是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产需精准对接,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加大新兴领域产品创新,做强细分领域特色应用,助力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三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支持企业深耕细分行业,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在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四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若干创新能力强、产业环境好的优势特色集群,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相关文章
- 云鲸AI活水履带洗地机器人获奥维云网认证行业规模第一,科学清洁实力可见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元萝卜以“家电价格的机器人”,开启智能养老普惠时代
- 场景化落地部署人形机器人将超2000台,众擎机器人与多伦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 全球视角|海桑健康AI智能体检机器人牵手“东方柔谷”
- 极智嘉南非首个机器人智能仓项目斩获“非洲供应链卓越奖”
- 2026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
- 荣耀携手IROS 2025机器人学习挑战赛,助力具身智能发展
- 优必选天工行者京东首发 三版人形机器人29.9万元起售
- 深之蓝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淡水水下搜救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获批发布
- 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将至,科技龙头凭AI实力硬控“轻量化时代”
- 割草机器人迈入3.0时代|库犸首创三重融合定位系统,闪耀IFA 2025
- 仙工智能与星尘智能达成千台级合作,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及物流场景规模化应用
- 激光雷达跑出巨额增量,水下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 马斯克称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将重塑劳动力的可用性与能力范畴,或将2026年上市
- 苏超赛场现万人合唱震撼助威 京东智能机器人热舞引爆科技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