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对经济社会影响持续增强,未来应释放5G潜能激发经济活力
2023-01-10 12:44:57爱云资讯531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2年)》。报告指出,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预计2022年5G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45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929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了12%、31%,间接带动总产出约3.49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1.27万亿元。
在5G发展方面,我国5G网络基本完成城乡室外连续覆盖,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总数达228.7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以上。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县城城区和97.7%的乡镇镇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发达行政村实现5G网络覆盖。5G行业虚拟专网爆发式增长,截止9月,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达10541个。此外,室内覆盖和深度覆盖正成为我国5G网络建设新方向。
我国5G个人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用户渗透率突破三成,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5G用户渗透率达32.2%,较2021年末提升10.6个百分点,5G移动电话用户达5.42亿户。我国5G行业应用向纵深发展,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应用案例累计超过5万个,5G与不同行业应用呈梯次渗透特征。
不仅如此,5G标准也在不断演进,融合应用标准化进程起步。5G产业链稳步发展,行业产品体系初步构建。自5G部署以来,全球5G网络基础建设市场规模累计达到740.2亿美元,其中我国厂商(华为、中兴)占据50.4%的份额。截止2022年10月末,国内5G非手机终端累计上市产品328款,其中2022年1-10月,上市新产品147款,同比增长40.0%,出货量同比增长55.2%。
在数字产业方面,5G推动运营企业信息服务业务持续增长,2022年1-11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5882亿元,同比增长0.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40.6%,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5G带动网络设备营收增长、消费级终端设备迭代升级,稳住制造企业营收基本盘。
5G带动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带动手机芯片性能快速发展,5G手机速率、功耗需求升级推动芯片工艺持续提升至4nm,目前已有65款国产手机搭载4nm先进工艺处理器芯片。此外,5G推动毫米波技术进步。同时推动制造企业构建端到端5G应用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向产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商转型。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相结合,不断探索在工业、农业、商业、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以及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新应用场景,助力激发产业数字化潜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此外,白皮书指出,未来3~5年是我国5G商用和应用规模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攻坚期,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合产业各方力量,不断完善网络供给能力,加强技术标准持续演进,增强技术产业供给与需求匹配能力,推动个人和行业应用创新发展,构建共生共长、完备稳健的融合生态系统。
具体而言,增强网络支撑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数字底座。持续提升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加快城区室内和流量密集区域网络深度覆盖,利用中、低频段结合拓展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覆盖广度。逐步构建多频段协同发展的5G网络体系:持续深化5G网络共建共享,推动5G异网漫游试点与推广。推动重点行业5G虚拟专网网络规模的制定:根据行业自身需求,构建适用于行业部署和规模化推广的5G虚拟专网网络架构。
技术标准持续演进,拓宽应用创新可能边界。5G标准发展进入新阶段:数据业务层面,5G-A将增强宽带能力和效率。行业应用需求层面,5G-A将提升面向垂直行业的精细化设计。技术创新演进:在5G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无线网络更加灵活、智能化。加强跨行业融合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重点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研究制定。明确标准化重点方向,加快实现协议互通、标准互认。
增强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动面向行业的5G增强技术研发:提高uRLLC、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等5G技术对行业支撑能力。形成5G增强技术的设备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降低终端模组等关键设备成本。构建5G与行业融合的技术产品体系:推动各行业构建可规模推广的5G应用、网络、终端融合产品体系。促进5G与行业装备和系统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5G虚拟专网产品服务体系:打造5G与现有网络多样化、定制化的整体融合方案,为行业提供5G融合专网级运维服务能力。
激发个人应用创新,带动信息消费快速增长。推动新型终端技术创新推广,如新终端加快普及等。推动数字内容生态变革,加强新型数字内容创作和运营工具开发,推动技术赋能新型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等环节,推进新型内容制作便捷化、优质化、智能化。此外还需培育高品质数字消费新场景。
推动行业应用赋能,助力传统产业数字转型。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待培育行业如金融、水利等积极探索刚性需求,潜力行业如文旅、物流等挖掘应用赋能价值,先导行业如工业、矿山等,加速成熟应用规模落地进程。此外,还需重点探索加强5G赋能行业的业务深度以及加强企业合作推广力度。
相关文章
- 幸福文化顺利通过中成伟业《5G金百合高质量管理餐厅》5G验收
-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 高通携5G+AI生态合作成果亮相,加速迈向数智新未来
- 无人机化身巡检员快递员,5G-A激活海岛低空经济
- 迎接人生新阶段 暑期换机就选三星Galaxy A56 5G
- 辽宁移动携手华为打造全球首个700MHz 8T8R极简5G应急基站
- 湖北移动5G-A×AI赋能低空经济乘风“翱翔”
- bilibili游戏与505Games达成合作联合发行国产类魂佳作《明末:渊虚之羽》
- 当AR眼镜遇上5G-A:解锁文旅新体验,数十种语言讲解触达全球游客
- 5G射频再突破 左蓝微电子1814尺寸PESAW四工器强化射频前端国产化能力
- 中国联通发布5G LAN OmniLink产品:以技术赋能与场景创新,构建企业跨域互联新生态
- 开放、合作、共赢,5G新通话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上海召开
- 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毕奇:5G-A网络能力升级,赋能移动AI新未来
- 激情“苏超”遇上电信5G-A!江苏电信助力绿茵赛场“快”出新高度
- 中信科移动5G-A低空智联网: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 好空气主动AI智控!海信5G中央空调用户满意度NO.1
- 途鸽科技在2025MWC发布全球5G云通信+卫星IoT解决方案,开启全域互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