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任爱光:我国人工智能加速发展 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000亿
2023-02-25 18:16:48AI云资讯1207
2月25日消息,在今天举办的“2023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企业数量接近40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智能终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大批优秀的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日益融入千行百业,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
任爱光讲到,上海是工信部支持建设的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近年来上海市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持续汇聚各类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的集聚,在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智能终端和应用等关键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此外,任爱光也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激发全球开发者创新活力,打造先锋技术策源地。“开发者的水平决定了人工智能创新的高度和产业的厚度,我们要为开发者做好服务,构建高水平开源社区,营造开放包容、普惠的开源开放环境,为技术创新工程,实践产业落地提供最宽松适宜的土壤,加速将开发者的智慧和理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加强前沿技术谋划布局,打造交叉融合试验场。近年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显著提升,元宇宙、脑机接口等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人工智能与各类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希望能借助此次大会加强系统谋划,为人工智能引领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提供更多机遇。
三是场景带动技术产品加速落地,打造资源共享大平台。我国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在应用,关键是在场景。要充分发挥我国大市场大数据多场景的优势,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前沿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共聚智慧共享红利。要引导开发者深度介入各类场景的开发,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场景融合,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应用。
任爱光强调,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也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工信部将一如既往支持上海充分发挥国际先锋优势,深化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伦理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维护全球智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合作新局面。
相关文章
- Gartner发布2025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
- 数字经济“十四五”目标提前完成,人工智能打开产业全新空间
- 创新,向6G:人工智能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潜力
- 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迎来太空首秀,AI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太空建造数据中心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走近凌雄科技:共探DaaS服务模式与AI融合新路径
- 2025年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人工智能专题班圆满结业
- 以智能重构文创!联通数智荣获“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大奖
- 120万奖池,寻找最具想象力的AI创意开发者!2025骁龙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启动!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