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协同创新基地5G-A实验室自主创新研发测试平台建成
2023-05-17 11:31:31爱云资讯1302
2023年5月16日,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北京移动、华为在中国移动信息港协同创新基地5G-A实验室发布了面向5G-A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测试平台,并开展了通信感知一体化和无源物联通信技术原型测试。该研发平台是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移动研究院具备了5G-A新技术自主研发创新和测试验证环境,为后续加速5G-A技术从创新到产业成熟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更为我公司高水平科技创新打造了强大的利器。
中国移动研究院协同创新基地5G-A实验室自主创新研发测试平台建成
5G-A实验室的建立是为了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旨在面向5G-A的新技术研究、标准化及产业推动,建设涵盖5G-A端到端的研发和试验环境,探索、遴选新技术方向,推动5G-A端到端的技术演进和国际标准制定,加速产业成熟和应用落地。本次发布的自主创新研发测试平台面向5G-A“卓越网络”、“智生智简”和“低碳高效”三大愿景及包括X-Layer跨层融通、通信感知融合、UDD时频统一全双工、空天地一体、极致确定、eIoT蜂窝物联网、AI自智网络、无线云网算业一体、智能中继、低碳节能十大关键技术进行技术研发和测试验证工作。其中通信感知一体化平台融合了空口及协议联合设计、软硬件设备复用、频谱资源共享等技术,基于具备感知探测能力的毫米波基站,已经可以实现实验室所在园区的道路车辆和行人的测距、测速、轨迹跟踪、目标识别分类,并基于平台进行了系统和算法创新,使有效探测距离可达1千米,并将有效人车识别距离延伸至300米。无源物联eIoT平台通过将蜂窝网络与无源物联技术相结合,搭建具备下行激励与反向散射通信功能的eIoT基站与半无源标签终端。目前,在平台上验证了研究院提出的无源随机接入与标签位置追踪方案,可将传统无源技术的十米的通信距离提升到超过200米,并支持蜂窝网无源标签位置追踪,从而为实现蜂窝网下的低成本万物互联,提升网络的可用性,构建低能耗高效率的通信方式打下坚实基础。
毫米波通感一体基站
无源物联标签
通信感知一体化和无源物联通信技术测试现场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表示,协同创新基地5G-A自主创新研发测试平台的发布是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中的关键一环,不仅提供了5G-A关键技术快速验证迭代的强大平台,更是未来中国移动持续提升在无线通信技术上进一步创新的有力抓手,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实现更多的高质量标志性技术创新和突破。
本次通信感知一体化、无源物联通信研发测试平台的发布离不开华为、北京移动的大力支持。中国移动将继续携手产业伙伴和行业用户,共建5G-A协同创新基地,打造世界领先的5G-A自主创新研发测试平台,构建5G-A产业融合新生态,为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技术新动能。
相关文章
- 2025WAIC丨玻色量子与中国移动、科华数据引领共建“量子+AI”生态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中化发布央企首个AI+农业种植领域大模型
- 中国移动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 中国移动“移动智企”产品服务全景图:解锁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多元需求密码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筑智能云网共赢数智未来促智能向善共对全球挑战
- 决胜“未来”!中国移动加快量子计算布局发展
- 中国移动放大招!灵犀智能体2.0让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 生态共生,智启未来,中国移动定义智能体互联新范式
- 中国移动发布多项量子成果 助力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 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焕新升级
- 从“产业智能”到“万智互联”,中国移动勾勒企业发展新图景
- 中国移动发布灵犀智能体2.0 构建全场景智能服务新格局
- 中国移动与中国数联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从模型专家到专家模型:中国移动打造我国人工智能“能力放大器”
- 中国移动正式揭牌人工智能新型专业化机构,目标打造一流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 中国移动倾力建设人工智能“焕新社区”,为我国AI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筑基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兼顾纤薄、耐用与可持续 Galaxy Z Flip7展现三星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
- 新石器无人车部署超7500辆,成全球最大规模无人车队
- 未来式智能亮相 WAIC 2025,以人机协同范式引领产业智能变革
- 全球首例!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完成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验证,研究成果登上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
- 超能AI+折叠大屏 新一代三星Galaxy Z Fold7|Z Flip7邂逅沈阳
-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