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分析龙芯、海光、鲲鹏等国产芯片的发展现状
2023-06-06 16:36:43AI云资讯1133
年初ChatGPT爆火之后,大家逐渐认识到了基础资源-算力的必要性。
在中国算力增长的道路上,高端处理器是必要的底层支持;但众所周知,美国一直在这方面对中国进行限制,甚至联合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共同“孤立”中国。那么现在,龙芯、海光、鲲鹏等中国CPU厂商在处理器研发领域发展如何,是否受到了影响?我们来看一看。
大部分厂商发展顺畅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芯片行业形成了龙芯、海光、鲲鹏等六大厂商齐头并进的局面,其中龙芯、申威、海光、兆芯四家厂商近几年都有着不错的进展。
龙芯、申威两家都是做“授权+自研一条龙”,分别在MIPS、ALPHA等架构基础上,自研出了属于自己的指令集,拥有较强自主性,迭代前景也比较好。海光、兆芯两家是基于x86架构的厂商。目前,海光CPU自主迭代推进还算顺利,已完成对x86的消化吸收,下一代产品也在稳定推进中,从财报来看,海光营收一直处在高速增长中。兆芯刚刚成立了股份公司推进上市,技术上也有不少突破。
少部分厂商受外界影响较重
当然,也不是全部厂商都发展的比较顺利。其中鲲鹏、飞腾两家基于ARM技术的厂商,就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外界影响。
尽管ARM是英国企业,但却深陷国际争端的旋涡,在重压之下被迫向中国停止供应先进技术。所以靠ARM起家的这些中国厂商,从那时至今手中都只有ARMv8指令集,而无缘更新的v9版本。
再加上ARM授权模式中,想要基于已有架构进行修改需要授权方认可才不会侵权,但这种形势下显然ARM不会给中国企业这种自主迭代的空间,因此这些厂商想要自主迭代几乎已经不太可能。目前鲲鹏、飞腾正在开辟生态想要曲线救国,但据ARM要自己下场做芯片的消息,两者在核心渐趋落后的情况下还能否保障未来市场?尚未可知。
综合来看,龙芯、海光、鲲鹏等国产芯片厂商属于在坎坷中前行,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当前,龙芯、海光、鲲鹏等国产芯片厂商只要掌握持续迭代能力,实现自主可控并不是难事,无非是时间问题罢了。
相关文章
- REDMI K90 系列发布:超级像素+最强芯片,售2599元起
 - 全球首颗!德氪微发布超高耐压毫米波隔离驱动芯片DKV56系列
 - 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迎来太空首秀,AI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太空建造数据中心
 - 芯华章开放免费使用商用级仿真器GalaxSim,加速中国芯片初创公司发展
 - 宇都通讯王俊峰院士出席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与芯片研究院深化合作并点赞奇瑞汽车创新
 - 湖南打造科创高地:湘智兴湘大会签约多项成果,驰芯半导体剑指车规芯片
 - 云天励飞携全栈AI推理芯片产品亮相湾芯展,引领“推理时代”新赛道
 - 威宏科技加入Arm Total Design生态系统,携手推动AI与HPC芯片创新
 - OpenAI与博通合作生产自研AI芯片,英伟达独占市场的局面将逐步打破
 - 苹果即将发布搭载M5芯片的iPad Pro、Vision Pro及MacBook Pro
 - 智能汽车+机器人双线布局,黑芝麻智能锚定端侧AI芯片创新
 - 紫光同芯打造新一代防伪芯片T91-506,全面赋能电子设备电池安全
 - 全新一代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SoC芯片在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发布
 - 苹果即将量产搭载M5芯片的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
 - “芯片老兵”英韧科技领跑创新马拉松,为全球存储注入“中国芯”动力
 -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合作开发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