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助力“中部第一区”打造产业新高地
2018-08-04 19:52:25爱云资讯1304
操控灵活的“钢筋臂”、自动“吞吐”的混凝土浇注机、智能化管理的生产销售系统……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远大住工长沙麓谷工业化建筑生产基地里,既看不到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也没有随处堆放的建筑材料、汗流浃背的建筑工人,只有一台台智能的机械在忙碌着。
“机械代替人工,施工现场变成总装工厂,我们借助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这个面积5万平方米的智能‘造房工厂’,每年可‘生产’150万平方米的工业化建筑。”远大住工集团总裁唐芬介绍说。
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其诞生之初就便被赋予打造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定位。
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发布的《湖南湘江新区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到2020年,新区企业总收入突破10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570亿元,基本形成先进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等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
除了智能化生产,远大住工还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全周期的智能化管理。记者在生产基地看到,每个生产环节的相关产品上都贴有一个二维码。“现场施工人员扫二维码就可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完成组装、浇筑等工作。系统会根据每个环节产品的生产、使用情况自动判断,实现‘节拍式’生产。”唐芬说。
据介绍,今年下半年,远大住工还将发布自主研发的CPS(信息物理系统)智能制造系统。该系统将涵盖建筑业从前端研发到设计、中端生产到物流、后端施工到服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直接通过数据和指令驱动生产。
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也在以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智能转型为重点,促进产品智能升级。2017年,中联重科共研发4.0升级换代产品41款,其中28款完成样机下线。
产品智能升级让“智能制造”实现“价值创造”。2017年,中联重科核心业务工程机械板块的销售收入达179.21亿元,同比增长69.77%。
目前,湘江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诸多智能制造模式都能在此找到代表,如以华曙高科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以加加食品集团为代表的流程型智能制造、以梦洁家纺为代表的网络协同制造和私人订制、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远程运维服务等。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南湘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共计90个,总投资约681.57亿元。相关文章
- 立讯精密:具备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迈向智能制造2.0
- 达明机器人携合作伙伴亮相上海三展,以科技赋能智能制造升级
- 小笨智能搬运方案闪耀2025慕尼黑电子展|以创新赋能智能制造
- 万兴科技亮相第十四届中国智能制造高峰论坛 斩获2024年度智慧办公解决方案杰出供应商
- DeepSeek 破局,青云QingCloud分享 AI 赋能智能制造
- 绿源智能制造全面升级,助推电动两轮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DesignCon 2025丨精实测控工业AI Agent惊艳亮相,引领智能制造新潮流
- 老板电器揽获工信部多项重磅大奖,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大模型、智能制造与显示技术融合应用 助力制造业加速数智化转型
- 海康机器人获多项专利技术,激发品牌创新活力,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立讯精密联袂六联智能:智能制造的崭新起航
- 智邦国际墨工湖MES让智能制造开花结果,为未来产业夯实高质量基石
- 亨通获多项国家级绿色和智能制造殊荣
- 加速大湾区“智能制造”升级 2025产业数智化先锋论坛成功举办
- 以通信驱动智能制造新未来
- 中科斯欧:数字浪潮下的领航者,探索智能制造与数据创新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