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取代人力?外媒:人工智能日益融入中国商业活动
2018-08-07 10:42:26爱云资讯1045
据委内瑞拉《宇宙报》网站8月5日报道,在上海一家未来风格的餐馆中,一个小机器人走到桌子前,打开玻璃盖子,展示出一盘小龙虾菜肴,然后用它的机械“嗓音”说:“祝您用餐愉快。”在这家名为Robot.He的餐馆里,机器人取代了服务员。
这是中国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一个项目,旨在使中国的服务业现代化。
该公司希望通过打造餐饮连锁店Robot.He,来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劳动力成本。在Robot.He,微波炉大小的机器人在跑道上来来回回,以便给顾客上菜。
研发这些机器人服务员的产品经理曹海涛(音)说:“在上海,一名服务员每月的劳动力成本可达1万元人民币。而且需要两组服务员轮班工作。但机器人不需要两班倒,它们每天都能上班。”
Robot.He餐馆以该公司旗下的一家连锁超市为依托。Robot.He的食客可以通过该超市的移动应用程序点菜,机器人服务员随后会将菜品送至客人的桌子前。餐馆还提供外卖服务。
专家认为,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国,这一概念更多地展示了一种应用新技术的方式,而不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报道称,这些餐馆也是中国迅速应用新技术的象征。中国决心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在中国,用手机进行支付已经司空见惯。越来越多的药店、书店等零售商已经不再需要收银员了。
该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宣布,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中国开设1000家由机器人负责烹饪和服务的餐厅。多家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也在推广用无人机提供配送服务。
报道称,随着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增长开始趋于平稳,这类创新举措将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以前,所有人都在寻求快速扩张,但这种增长已经结束,每个人都必须专注于改善他们的运营,”贝恩公司的商贸专家贾森·丁(音)说。
“重要的是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而将机器人应用在正确的地方,可以为此作出贡献,”他说。
报道还称,然而一些专家认为,虽然机器人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但仍然无法替代人类劳动力。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学教授王和生(音)表示,由于这些机器人的成本仍然太高,短期内难以普及应用。他说,如果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机器人的应用将弥补相关损失。相关文章
- 节卡机器人将携具身智能成果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面向真实场景多点落地
- AiMOGA墨甲机器人惊艳亮相印尼车展,加速东南亚智能销售布局
- 大疆ROMO扫地机器人全国首单完成签收 京东全网首发开售
- 直击远程操控痛点!当虹科技正式首发“BlackEye Vision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
- 高阶智驾订单落地、机器人零部件出新品,均胜电子新一轮爆发在即
- 全球首例!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完成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验证,研究成果登上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
- 京东独家战略合作世界机器人大会,将打造沉浸式黑科技盛宴
-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闭门研讨会在杭召开,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
- 长广溪智造携手理想汽车,发布全球首款一对多滑轨式充电机器人!
- 当机器人遇上智算,智算云重写“具身智能训练手册”
- 丰坦机器人亮相首届粤港澳建筑机器人大赛,摘得「效能之星」奖
- 零次方机器人技术突破量产落地双轨并行 打造国内具身智能创新引擎
- 中国方案登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挚达科技智能充电机器人亮剑全球,港交所IPO铸全球能源服务新引擎
- 政策驱动光伏产业升级,艾利特机器人以创新技术破局行业制造难题
- 达明机器人联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亮相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行业首例|墨甲机器人成功完成“自主开车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