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I触发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2018-08-10 13:03:41爱云资讯1186
1
AI创业不性感
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由AI触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曾几何时,AI是最顶尖的科技领域,能在其中掘金的企业凤毛麟角。但是就在近2年,中国的AI企业呈现爆发性增长,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截至2018年5月8日,全国AI相关企业共计4040家。
强力的资本介入使得AI成为创业的关键领域,数千家创业公司覆盖了聊天程序、视觉、汽车、机器人、网络安全、商务智能与分析、广告与销售与客户管理、核心/前沿技术、医疗、文本分析、物联网、消费、金融与保险等领域。
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科技巨头公司也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有重要的突破。艾瑞咨询认为,国内AI市场将从2015年的12亿元增至2020年的91亿元。
然而在狂飙突进了两三年之后,AI产业在2018年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AI创业,正在变得不那么性感。
一方面是,AI遭遇商业化之痛。有研究报告显示,90%以上的 AI 企业依然处在亏损阶段,绝大多数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足2亿元。
另一方面是,投资机构对于AI领域的投资逐渐趋于理性,资金越来越多流向头部创业公司。北京主线科技CEO张天雷曾公开表示,AI投资热潮逐渐退去。李开复甚至认为,2018年将会出现第一拨倒下的AI公司以及投资人。
IT桔子收录的2017全年AI投资事件353起,数量有所回落,新增AI企业数量有所下滑,不足50家。
在长跑运动中,职业运动员必须擅于在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间随机切换。对于大多数AI创业者来说,他们已经完成了起步阶段的无氧冲刺,即将切换至考验耐久性的有氧运动状态。如果此时他们不能实现企业生理上的良性循环,将很有可能被别人的节奏打乱,从而透支体能,败下阵来。
2
技术不是护城河
AI产业链可大致分为3层:
最底层是基础支撑层,包含云计算、芯片和开源框架等。这一层门槛很高,芯片的机会留给了英伟达、高通和英特尔等巨头,开源框架和云计算则被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巨头把持。
中间层是技术驱动层。被外界广为熟悉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通用技术,就在这一层。BAT将这一层视作关键要塞。这一层也盛产以技术取胜的“独角兽”。
位于最上方的场景应用层赛道最为宽阔,是AI应用创业公司最简单的打法,它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选择一个垂直领域,一头扎进去。通俗地说就是“拿锤子,找钉子”。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71%的人工相关企业都在做技术落地应用。在算法技术方面,55%的企业在做计算机视觉,13%在做自然语言处理,只有9%的企业真正研究机器学习。
能够很快把技术应用落地是我国创业者的优势。但这也决定了这类创业公司没有高耸的护城河。毕竟人类当下掌握的AI技术还是浅层次的,是弱AI,它带来的红利期非常短。所以,创业公司必须在红利消退之前,尽快实现商业化落地,为技术的迭代蓄能。
通过行业扫描,AI落地做得好的行业领域往往都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业规模大。无论是安防、医疗大健康、金融、汽车出行、零售都是万亿级市场,想象空间巨大;二是赚钱相对容易、离钱近。AI技术前期投入成本大,需要嫁接离钱近的行业领域。
这正是to B型的AI创业公司,比to C型的更多,活得更好的原因。
当然,对前者来说,挑战依然存在。从内因来看,AI技术具有典型的“落地口径窄,需求不稳定”特征,这使得其行业商业化探索阶段会更加漫长。
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黄钊在他知名的200多页PPT《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新起点》中阐述到:AI时代有两大重要特质—高维+突变。正是由于这两大特质,AI领域需求的特点是:机会多、难度大、变化又快又大。
从外因来看,在目前AI行业中,客户的期望控制与管理是难以绕开的大坑。客户期望受3方面影响:对AI技术的认知、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对自身需求的认知。然而不幸的是,就目前市场现状来看,大部分客户3方面的认知都不健全。
地域性的认知差距,也为市场拓展制造了困难。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在接受《商界》采访时就曾透露,作为西南地区少数AI“独角兽”,他们却很少能拿到本地大单。内地客户保守、观望的态度,让他们只能把业务重心放在沿海地区,使得云从“墙内开花墙外香”。
3
向左走,向右走
AI已经在多种商业场景得到了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形成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型,一类是平台型。
应用型公司遵循的是工业化线性思维,以技术为资本,以生产为主线,“生产产品-建立渠道-定价售出”。
即选定特定的垂直行业深扎,积累了足够深刻的认识和经验后,会发现问题变得越来越简单,方向也逐渐清晰起来,也能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在泛化智能负责人王汉洋看来,对行业来说,当下这种模式是更为务实的选择:其一,用新技术帮用户解决问题是对技术的认可;其二,能让 AI 行业避免染上共享经济那种荒诞烧钱的毛病;其三,外包模式下,协调多变的需求、维护客户关系这种脏活累活,正好让现在 AI 行业高谈阔论,却不愿意踏踏实实做实事的风气有所改观。
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只能N倍增长,无法实现N次方增长,想象力和发展空间均被局限。
相比之下,平台型模式以平台为起点,结合不同合作伙伴,连接一个个供给端,对接需求端,似乎更有孕育出巨头企业的可能。
百度是目前国内在AI领域投入最早也是布局最完整的公司。截至2018年7月百度大脑3.0发布,百度已经持续开放了110多项场景化AI能力与解决方案,让每个开发者和企业都能平等获取顶尖AI能力,一站式综合应用。
百度已经在BAT阵营中掉队,现在希望借助AI重现往日的辉煌。而创业公司又何尝不希望借助AI,来挑战既有的商业格局?
商汤创业早期是一家技术应用型公司,而现在的模式则和百度主打的AI赋能有点类似。纯技术公司的市场天然在B端,而商汤的打法是先找一个垂直领域的传统公司合作,摸索AI技术落地,从项目到产品;然后再垂直打通某个行业生态,做平台。
事实上,一个通用的AI创业公司的进阶路径很有可能是:基础技术服务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AI产品化-生态构筑者。
如果AI创业者止步于应用,便是浪费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
附:中国100家AI相关非上市企业2018年预计营业收入范围(单位:人民币)
注:1.受限于调研范围与调研信息的不透明性,可能存在部分企业遗漏现象; 2.本榜单仅供市场参考,不完全反映各企业综合实力;3.以上数据、排名来源自亿欧、赛迪、百分点。
相关文章
- AR智能眼镜催化万亿市场,Meta/微美全息驱动“AR+AI”产业生态爆发式增长
- 华硕无畏家族跨界联动《凸变英雄X》:有信赖,更热AI
- 全流程AI赋能,重庆首个美的灯塔工厂照亮中国水机前行之路
- 燃梦绿茵,智联未来,大连移动携手华为打造5G-A×AI数字球场
- 白皮书发布会:空调行业新标准 海信AI技术让空调能耗下降41%
- 从防伪溯源到智能协同,动码印章借AI之力重塑酒业生态
- 拒绝机械化互动!云知声兽牙AI Agent功能上新,开启智能协作新时代
- 腾讯云AI存储解决方案持续升级,为AI全业务场景提供全面支持
- 星汉大模型2.0:AI大模型浪潮奔涌 大华股份呈交“智能答卷”
- Flat Ads:透视中国AI出海战略,看豆包、腾讯元宝、美图相机如何占领市场先机
- 动码印章搭载AI引擎,筑牢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安全基石
- 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神州数码AI破局,构建车企AI增长点
- 云轴科技ZStack CTO王为@中国GenAI大会:AI原生实践重构AI Infra新范式
- AI+教育,浩鲸科技参加2025高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发展论坛
- 摩尔线程与松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国产GPU+物理AI仿真打造具身智能开发“新底座”
- 广和通与实丰文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建AI产品联合实验室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行业首款 TÜV 南德「三防品质」认证手机 魅族 Note 16 系列 5 月 13 日发布
- 神眸开启AI智能摄像机无线时代:全定制芯片方法学+六神守护价值体系,坚守初心普惠千万家庭
- 时尚博主们爱不释手!宏碁非凡Go Air毕竟只有999克
- 未来智能将发布新一代讯飞AI会议耳机 重新定义办公生产力
- 技嘉科技横扫 2025 iF 与红点设计大奖,展现全产品线研发实力
- 玩家福音,RTX 5070加持6999元起,华硕天选6 Pro锐龙版高能来袭
- 【强势上新】HPM5E00:EtherCAT运动控制MCU,先楫半导体再拓工业总线产品新版图
- 荣耀MagicBook Pro 16 2025正式发布:轻薄静音性能旗舰,重塑游戏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