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初上“云端”
2018-08-13 11:18:53爱云资讯819
随着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规划,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随着所处信息环境和数据基础的深刻变革,开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系统布局,人工智能创业创新渐入佳境,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均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强劲态势,尤其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力度,不容小觑。
政策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初上“云端”
自2016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带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初上“云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工信部近日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多个省市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工信部和各省市联合推动下,该产业正在逐渐形成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了216.9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52.8%。
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据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今年以来,广东、天津、辽宁、黑龙江、福建、安徽等多个省市已经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腾讯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目前累计融资额为635亿元,为全球总融资额的33.18%,仅次于美国的50.10%,高于其他国家合计占比的15.73%。
“花”落何处 产业应用在务实中寻找突破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积极进展,产业技术创新加速推进,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产业集聚初步显现,不少领域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甚至已实现领先,产业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一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应基于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技术积累、行业融合应用、人才队伍等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实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众所周知,我国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在业界领先,因此部分优秀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战略部署,务实前行、率先在相关领域“开花结果”,打造从人工智能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开源平台到硬件和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体系。
按照《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到2030年共分三步走。第一步,也就是到两年后的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还要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专家认为,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务实是最好的途径。人工智能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与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所不同的是,它需要落实软硬件的方案,真正解决受众需求,以商业化落地能力求生存,促企业前行。
相关文章
- OpenAI发布开放权重人工智能模型:采用Apache 2.0开源协议,支持本地运行
- 苹果组建全新AKI团队研发类ChatGPT人工智能搜索工具 力图重振苹果智能
- BSI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国际标准构建可信AI未来
- 润和软件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AI加速赋能行业智慧化升级
- 壹心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麦思AI战略合作,守护千万家庭心理健康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天罡智算闪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算力创新驱动智能时代新局
- 中国方案登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挚达科技智能充电机器人亮剑全球,港交所IPO铸全球能源服务新引擎
- 启信宝数据洞察: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潜力逐步显现
- 思特奇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构建人机共生新生态 引领企业智能变革
- 达明机器人联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亮相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液冷算力新标杆!科华数据联合沐曦股份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 印象笔记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重磅发布AI原生产品
- 让AI更简单!超云携首发新品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阿里巴巴:你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交通银行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