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初上“云端”
2018-08-13 11:18:53爱云资讯779
随着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规划,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随着所处信息环境和数据基础的深刻变革,开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系统布局,人工智能创业创新渐入佳境,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均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强劲态势,尤其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力度,不容小觑。
政策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初上“云端”
自2016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带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初上“云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工信部近日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多个省市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工信部和各省市联合推动下,该产业正在逐渐形成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了216.9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52.8%。
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据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今年以来,广东、天津、辽宁、黑龙江、福建、安徽等多个省市已经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腾讯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目前累计融资额为635亿元,为全球总融资额的33.18%,仅次于美国的50.10%,高于其他国家合计占比的15.73%。
“花”落何处 产业应用在务实中寻找突破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积极进展,产业技术创新加速推进,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产业集聚初步显现,不少领域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甚至已实现领先,产业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一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应基于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技术积累、行业融合应用、人才队伍等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实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众所周知,我国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在业界领先,因此部分优秀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战略部署,务实前行、率先在相关领域“开花结果”,打造从人工智能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开源平台到硬件和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体系。
按照《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到2030年共分三步走。第一步,也就是到两年后的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还要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专家认为,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务实是最好的途径。人工智能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与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所不同的是,它需要落实软硬件的方案,真正解决受众需求,以商业化落地能力求生存,促企业前行。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