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杆效应撬动市场增长极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节卡机器人

2024-05-24 19:39:49爱云资讯阅读量:21588

5月24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位于上海市南部科创中心“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探寻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在这里,科研人员开展协作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整合各环节资源,推动科技成果沿途转化,以新质生产力重构生产模式、驱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在节卡学院的培训教室里,一群来自某头部精密制造企业的各事业部技术专家正在进行着协作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的专业培训。该企业是节卡机器人的重点客户之一,在良好的战略合作推动下,节卡机器人为客户制定了一套专业、系统的培训课程,从智能制造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学习到技术实操,旨在帮助客户加速推动“两化”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节卡机器人给客户培训

据悉,“两化”发展是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其通过全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目前两化融合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节卡机器人方案专家庞浩介绍道,以“来自于产业、服务于产业”为出发点,节卡机器人了打造行业高水平知识培训平台,传递机器人技术与产品知识,在全球范围内为社会及行业端培养技术人才。本次培训课程是该企业专项系统课程之一,也是他们所接受的第三期培训。

节卡机器人常务副总裁常莉强调:“类似于这样和行业顶尖企业多模式协同合作、创新共进的典型合作案例,在节卡机器人的客户群体中还有很多。节卡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快速稳健发展,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通过选择各行业金字塔顶端的客户,以头部客户的成功经验来形成示范效应。”

近年来,该企业在全球的十多个工厂上线了数百套节卡协作机器人,它们分别应用于电子电路、精密制造、通讯、光电显示等板块的生产制造。以电子电路板块为例,FPC(柔性电路板)产线的镭射生产工艺中原先皆靠人工放板、翻板和收板,一个人看管一台机器,每天做着重复单调的动作。节卡机器人自研智能模块化关节技术,产品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易于部署,可在近球体的空间范围内作业。其引入节卡机器人实现产线自动化升级后,一台机器人可以兼顾四台镭射机,生产效率提高,工人也摆脱了繁琐劳动,转变为机器的管理者。

“同样的,在精密制造板块的焊接工艺段上,客户也选择了用节卡协作机器人”,庞浩表示。据了解,焊接具有一定操作门槛,且工人面临着诸如高温、飞尘等作业环境困扰,企业面临着熟练焊工招工难的问题。”我们是协作机器人业内首个获得IP68防护等级的企业,产品可以在高湿、高油、高粉尘的严苛环境中工作。图形化编程、拖拽示教也使工人很容易就上手操作,让机器人精准复刻人手的焊接轨迹,提升作业一致性,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可以说,以节卡协作机器人为核心单元的自动化产线上线后,帮助客户实现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解决了招工难、招工贵的问题,预计该公司全球可节省人工近千人,其和节卡机器人新一批的采购计划也正在商洽中。

某汽车车灯龙头企业的产线上,其螺钉锁附工艺段引入了节卡螺丝锁付工作站,平均3秒完成整套锁附流程,相较人工作业,该工作站每日完成车灯总成的数量翻了近三番。目前,该工作站已在汽车车灯行业复制千套。在半导体行业中,节卡机器人与排片机、料饼机、压机等数台设备互相配合,通过环岛式生产模式,完成半导体封测工作,帮助半导体龙头企业华天科技进一步提高产线自动化程度、生产稳定性和产能。

节卡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对于一些新兴产业来讲,你需要通过撬动头部标杆客户,来向市场证明你的产品足够硬核、方案足够成熟、服务足够专业。从头部客户积累来的经验又可以转化沉淀下来,去赋能更多中小企业实现高效转型升级”,常莉补充道。

除传统典型工业制造业外,在机器人的赋能下,一系列产业创新产品和新服务模式也正在诞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在2023年通过验收,项目中的“反射面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采用了节卡协作机器人,实现在大坡度、人工难以到达的反射面上,执行“中国天眼”(FAST)的运营维护工作。

除此之外,智能无人咖啡机、智慧AI食堂、中医AI智能按摩理疗等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场景中,也可以陆续看到节卡机器人的身影。节卡机器人正在不断以创新成果与技术,赋能各行各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如今,上海正着力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构建“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场景深度融合的载体,无疑是关键力量。

作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南部“主攻手”,“大零号湾”建立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政府之间紧密合作的共享机制、节卡机器人作为入驻淡水河畔的首批企业,未来也将充分利用区域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畅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发挥好示范效应,加速自身创新成果在园区落地转化,助力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