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 至强® 6 能效核处理器全新发布!坤前自研服务器产品重磅推出
2024-06-14 18:04:26AI云资讯2019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据预测,到2024年年底,我国将有5%-8%的企业大模型参数从千亿级跃升至万亿级,算力需求增速将达到320%,这进一步推动了数据中心的持续变革。
超凡性能,绿色无界
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全新发布
为了应对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工作负载逐渐多样化的挑战,英特尔于6月6日发布了全新英特尔® 至强® 6 处理器家族,其采用Intel 3制程工艺,包括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
两个微架构版本,针对包括AI在内的各种工作负载进行了深度优化设计,两款处理器的组合可以将数据中心的性能和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当前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的双重驱动下,千行百业都面临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关口,英特尔®至强® 6 能效核处理器无疑能够帮助数据中心降低能源成本和碳足迹,为企业打造竞争优势,成为数据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坤前自研产品重磅推出
基于英特尔® 至强® 6能效核处理器
坤前基于OCSP2.0规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服务器KI2212-HK5同期重磅推出,搭载英特尔®至强® 6能效核处理器,以满足云化数据中心对高性能、高密度、高能效和低TCO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步伐。
坤前KI2212-HK5服务器,最大支持2颗英特尔® 至强® 6能效核处理器,配合8通道6400MT/S DDR5内存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达50%的带宽提升。通过10个PCle5.0插槽、2个OCP3.0标准槽位和多种不同的硬盘配置方案,实现灵活的扩展能力。96%的电源能效,以及5°C~45°C的标准工作温度设计,为用户提供更高的能效回报。
工作负载场景:
计算密集型应用— 例如大数据、地质勘探和研究。
AI训练、推理和视频视觉处理— 例如人工智能和元宇宙。
动态工作负载— 例如数据库、虚拟化、私有云和公有云。
高密度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 例如大中型企业和云服务器提供商的数据中心负载。
在数智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坤前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努力满足着千行百业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计算需求,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展望未来,坤前将继续携手英特尔等战略合作伙伴,以创新求变为纲领,在激烈竞争的红海中逆势突围,共推服务器行业稳定发展。
相关文章
- 官宣:美国政府89亿美元入股英特尔,持股比例9.9%
- 投行称英特尔想要成功转型仍面临漫长征程
- 聚焦液冷痛点:英特尔UQD互换性认证助力数据中心高效发展
- 软银投资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布局美国半导体制造扩张战略
- 英特尔公开演示18A制程已适配非x86架构SoC芯片,开辟全新市场前景
- 英特尔AI PC应用新突破!三大应用重磅上线
- 英特尔的务实转向:从技术导向到客户共振
- 英特尔至强6助力阿里云第九代企业级ECS实例100天赢得超万家客户青睐
- 英特尔CEO陈立武:朝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
- 英特尔CEO陈立武的转型计划未能打动银行业巨头摩根大通
- 英特尔今年将裁员2.4万人 并撤出德国、波兰和哥斯达黎加市场
- 机械革命首批AI高静游戏本亮相Bilibili World 2025,同英特尔奔赴高能澎湃下一局
- RealSense从英特尔分拆,融资5千万美元加速机器人及生物识别AI视觉技术
- 英特尔携手雷神共推AI高静游戏本概念,ZERO 16 Pro带来全能游戏体验
- Grok AI模型将仅适配搭载AMD锐龙处理器的特斯拉车型,而英特尔芯片的旧款车型无缘升级
- 英特尔18A工艺良率取得进展,超越三星2纳米但仍比台积电N2工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