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与算法结合,推动AI商业生态成熟
2018-08-22 10:48:12爱云资讯1760
2018年8月15日,商汤科技与Rockchip瑞芯微达成战略合作,将联手打造集成AI算法与芯片的人脸识别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瑞芯微将会逐渐将商汤科技的AI算法和解决方案预装进全线芯片平台产品中。从AI商业生态的发展来看,两家合作的意义在于从“算法+芯片”这一内核来推动终端智能的发展,从而推动AI商业生态成熟。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多体现在算法方面,而作为算法的运算器,芯片对行业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算法企业与芯片企业陆续加强合作,“算法芯片”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热点。业内普遍认为,在云端AI构建已经趋于成熟的环境下,终端AI的发展决定着整个商业生态版图。而面向终端AI的高水准芯片和算法,则成为构建AI商业生态的内核。在这种背景下,芯片与算法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芯片与算法的融合无疑给技术与安防行业带来巨变。在技术上,二者结合可以实现AI任务性能的最优化,不仅能够通过硬件与软件整体优化提升平台性能与稳定性,还可以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成本与商用门槛,开发者无需额外购买人脸识别授权IP,即可使用平台进行开发。在行业上,二者结合会促进摄像头、机器人、闸机门禁等终端的智能化,从而让人脸识别、物体识别、场景分析等AI技术“落到端处”,大幅提升生活服务设施效率,赋能安防、智慧交通、智能楼宇等多个应用场景。
目前安防行业中以海康、大华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在人工智能布局上抢占先机,而且在算法与芯片的结合方面也做得更为广泛和深入。如,海康威视与NVIDIA合作使得产品在深度学习上面实现突破,两家公司联合发布了从前端到后端全系列智能安防产品。其中,双目智能摄像机产品使用NVIDIA的JetsonTX1,借助GPU强大视觉计算性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多种智能分析功能,来对目标、场景、人物等进行识别与分析。
大华的高性能GPU型深度学习相机,采用Movidius芯片技术,融合大华音视频处理及人脸检测算法,可同时进行二十种余人员属性分析和上万张人脸实时比对。
地平线则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软件,以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和智慧零售为主要应用场景,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目前地平线推出一款同时具备本地端抓拍和识别功能的嵌入式人工智能高清人脸识别网络摄像机,通过“算法+芯片+云”的系统架构,用户可将摄像头中一些非结构化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化,实现多目标定位检测、多目标轨迹跟踪、多目标识别、行人属性分类等。
可以说,AI商业生态大规模爆发,仅靠单方面力量难以实现,多厂商联手合作结盟势在必行。只有将算法与芯片融会贯通,打造推动终端智能化内核,才能成为撬动整个行业的新支点,从而推动终端产业升级,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多便利。
相关文章
- WAIC 2025|芯驰科技分享AI座舱芯片“最优解”
- 云天励飞亮相2025WAIC,宣布未来将全面聚焦AI芯片
- 英伟达及其供应链合作伙伴或放弃重启H20 AI芯片生产,转而聚焦新一代解决方案
- NVIDIA 芯片赋能:文远知行新发布的HPC 3.0平台算力高达2000TOPS
- 文远知行携手联想,全球首发搭载NVIDIA DRIVE Thor芯片的100%车规级HPC 3.0计算平台
- CWIOE2025第24届中国(西部)全球芯片与半导体产业博览会
- Grok AI模型将仅适配搭载AMD锐龙处理器的特斯拉车型,而英特尔芯片的旧款车型无缘升级
- 云天励飞AI推理芯片亮相联合国舞台,为全球AI普惠贡献中国智慧
- 苹果iPhone 17 Air将首发A19 Pro芯片,GPU降级为5核,图形性能弱于iPhone 17 Pro的完整6核版本
- 芯驰科技与国创中心持续深化合作,共建北京经开区车规级芯片产业生态
- 见证历史!全球领先!基于叠铖·利扬芯片 TerraSight芯片的无人矿卡成功演示!
-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上市:搭载行业最高算力芯片 19.58万元起售
- 小米玄戒O2芯片或因需通过复杂的车载多平台设备通信验证而延迟上市
- 重磅!方芯半导体推出国产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原位替代Microchip LAN9252/9253/9254
- AI重构汽车大脑,得一微存力芯片赋能“移动智能体”
- 小米发布首款搭载自研玄戒O1芯片平板Pad 7S Pro:支持120W快充、电池容量达10610m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