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alink脑接口项目突破在即,微美全息力争技术攻关推进脑机接口转化
2024-08-14 15:15:44爱云资讯8777
8月5日消息,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创始人马斯克透露,该公司已成功为第二名患者植入了其脑机接口设备。他预计Neuralink今年还将为另外8名患者提供植入物,作为其临床试验的一部分。
据悉,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其目标是创建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桥梁,通过在大脑中植入超细的线,并将其连接到一个特制的芯片上,该芯片配备了能够读取神经元活动信息的电极。
Neuralink脑机接口项目推进顺利
自去年5月 Neuralink 在获得 FDA 批准后,今年1月首次将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患者体内,该手术使得受试者能够通过思考来控制手机或电脑,而无需依赖眼动追踪设备,实现了所谓的“心灵感应”。
此外,2月,马斯克公开表示“神经连接”公司的首名脑机接口设备移植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并已能通过意念让屏幕上的光标移动。上个月,马斯克表示,预计到 2026 年,将有超过 1000 人植入 Neuralink 芯片。
面对脑机接口技术的飞速发展,马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创办的脑机接口技术公司Neuralink可以帮助人类大脑在未来植入微型芯片,从而使人类获得超级能力,这应该给世界上很多人带来希望,未来将会是令人兴奋和鼓舞人心的。
发展前景远大
理论上来说,作为一种革命性人机交互方式,脑机接口技术绕过传统的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人脑与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全新的通信控制通道,为脑疾病治疗、有效恢复人们因疾病或外伤丧失的运动功能和交流能力提供可能,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护理等领域。
如今,脑机接口研究进展迅速,科技界、学术界的临床进展都已跑在商业化前面。在此背景下,脑机接口技术也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攻关领域、工信部未来产业聚焦领域,成为国家级重大科研战略任务。
并且,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未来脑机接口可视为元宇宙与人类之间的通道。不过,放眼全球,当前各国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面临技术未成熟、上游设备尚未标准化量产的阶段,需要有提前布局,才能抓住“弯道超车”的发展机遇。
微美全息力争攻关脑机领域
眼下,除“神经连接”公司外,目前全球还有多家公司也正在研发脑机接口技术。据了解,微美全息是一家致力脑机接口(BCI)科创企业,经过数余年的研究积累,在脑机接口材料、芯片及技术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恰逢脑机接口领域发展的历史时刻,微美全息下一步将联合业界伙伴开展合作,面向脑机接口的重大需求合力攻关,全面助力脑机接口高速发展。
值得一提,微美全息专门设立了微意识量子学研究中心,打造科技融合的国际一流科研共享平台,开创性地探索深层科学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它聚集了数据科学、信息科学、交互芯片等团队,进一步研究开发高精度的量子传感器,用于监测大脑活动,利用量子加密技术确保脑机交互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安全,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更为未来脑机融合应用技术突破与医疗健康应用新质生产力加快创新步伐。
结尾
就目前而言,在脑机接口科学的演进轨迹中,一些科研机构、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在生命科学等尖端领域建立了技术壁垒。这预示着,尽管技术门槛之高,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范围广,在不久的将来,大众可以看到,完全有可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与脑机接口技术相媲美的创新成果产出。
相关文章
- AIGC智能体生态大会聚焦AI融合,微美全息(WIMI.US)构建多维AIGC+赋能产业创新
- Meta拟百亿美元投资Scale AI,微美全息端侧多模态AI加速开启科技新局
- 英伟达新一季财报再创新高,微美全息筑牢AI算力根基开拓百亿市场!
- 腾讯AI数字人AvaMo落地商用,百度/微美全息加速虚拟人生态闭环构建
- 苹果推进智能眼镜暗战谷歌,Meta/微美全息深耕AR赛道抢占XR市场新机遇
- 融合深度学习与量子计算,微美全息探索Grover算法量子神经网络模型
- 打造智能安全生态,微美全息探索大数据与区块链的融合应用
- 谷歌I/O大会将聚焦AI战略转型布局,腾讯/微美全息力推大模型与核心产业深度融合
- CyberSense脑机机器人研发突破壁垒,微美全息技术融合抢占千亿未来产业
- 英伟达发布Eagle 2.5视觉语言AI模型,xAI/微美全息凭高性价比AI模型展实力!
- 脑机接口实现“意念精准操控”,微美全息关键技术推动向实际应用转化
- 苹果全力研发增强现实AR眼镜,谷歌/微美全息夯实领先优势开启空间交互时代!
- OpenAI推出新一代开源模型,微美全息多线攻关促AI开源应用落地
- Ray-Ban Meta眼镜获AI加持,字节跳动/微美全息硬件+内容实力不容小觑
- 山东新政策赋能数字经济新动能,微美全息5G+AI引擎驱动产业数字化跃迁
- 阿里发布3D数字人模型开源引关注,微美全息多模态技术为AI虚拟人发展“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