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无线接入网将是AAU+DU+CU+云的架构
2024-11-13 14:50:11AI云资讯701
11月13日,在上海召开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的众多知名专家、科研机构负责人、运营商及制造商高层,在“奋进新征程——眺望6G标准前沿”的主题下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就未来6G采用的网络架构等课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邬贺铨在主题发言中表示,6G将来的无线接入网仍然是远端的无线单元,包括AAU加上分布单元DU和集中单元CU,以及加上云化的架构。而专用RAN与vRAN的差异集中在DU之上。RAN将嵌入AI能力,需要使用原生计算能力的处理器芯片,在此vRAN方案似乎占据上风,但RAN的计算能力并不仅仅在DU,专用架构的DU+原生计算能力的云化CU也能很好适应6G的需要。
谈及在无线接入网上,6G与5G的区别,邬贺铨表示,6G与5G相比,DU将更为密集,小算力DU+大算力CU可能成为常态,无论是专用架构还是vRAN,关键是看DU的性能成本的优势。同时,邬贺铨认为,对6GRAN采用何种架构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试验,还需要考虑芯片能够支持的生态。
6G无线接入网(RAN)是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实现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它旨在通过采用新技术如毫米波通信、太赫兹波通信等,提供更高的通信速率和更大的连接密度。此外,6G无线接入网还强调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设计理念,以应对未来通信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6G无线接入网的架构设计包括多种组网模式,如高低频协作接入、空天地融合接入等,以实现多网共生和绿色融合部署。这种架构能够支持超大规模连接、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以及沉浸式通信等多种典型应用场景。同时,6G无线接入网还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决策和自优化功能,提高网络效率和用户体验。
此外,6G无线接入网还注重全球覆盖和无缝连接,整合地面网络和非地面网络,利用卫星通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覆盖。这种全面的覆盖能力将有助于实现万物互联的目标,为未来智能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总之,6G无线接入网是构建未来高效、智能、绿色的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它通过技术创新和架构优化,满足了未来通信发展的各项严苛需求。
相关文章
- 领航5G,预见6G:中兴通讯大规模阵列技术的持续领先之路
- 中国移动联合GTI发布6G开放试验装置赋能6G国际产业生态发展
- 中国移动黄宇红:聚焦“四个重点”,开创6G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范式
- 撼讯RX 9060XT暗黑犬16G评测:玩转平衡艺术,性能与静音我全都要
- 影驰GeForce RTX 5090 D显卡以3650MHz GPU超频频率和36Gbps GDDR7显存速度创下世界纪录
- 2025 MWC上海丨中信科移动6G全息沉浸式通信系统荣获GSMA最佳演示奖
- 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海)召开 携手全球产业推动从5G-A到6G创新发展
-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聚力推进5G-A/6G一体化发展
- 中科亿海微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电磁单元控制方案:多维调控电磁波,助力6G无线中继
- AMD Radeon RX 9060 XT显卡推出8GB和16GB版本,起售价299美元
- 高通携手产业伙伴推进5G-Advanced发展,为6G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为6G奠定基础,高通钱堃:5G标准第二阶段将带来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
- 6G大会聚焦未来业务与应用:ToC是压舱石,ToB为增长点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深入探讨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
- 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谈6G:从场景出发,协同创新共同定义6G
- 荣耀终端龚卫林:6G+AI协同创新 重构通信生态实现“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