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谈6G:从场景出发,协同创新共同定义6G
2025-04-16 10:14:40AI云资讯1014
随着5G商用进入规模化阶段,全球科技产业已将目光投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研发。在日前召开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上,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6G的成功需要打破传统通信技术的边界,通过跨行业协作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探索更具颠覆性的应用场景。
相较于5G时代以"增强型移动宽带"为核心的技术升级,6G将突破传统通信范畴,向空天地融合、通信与感知一体化等方向拓展,将为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场景提供真实支撑。因此,“全行业共同定义6G”成为此次大会普遍共识。
对于“全行业共同定义6G”的提法,秦飞表示高度认同。他指出,5G虽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但“在扩展场景和应用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实现行业信息化与智能设备的规模化应用。因此,6G的定义需要以场景驱动为核心:“通过共同定义6G的潜在场景,再梳理、聚类和筛选,找出最典型且可行的方向。”他强调,这种跨行业的协作模式将成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趋势。
如何推动技术创新向产业化跨越?秦飞认为,“通过实践把各方拉到一起”是最优解。他提出,通信工程师应与各行业合作,将6G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先跑通看看中间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实践检验技术可行性,明确“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最终打磨出真正适用的解决方案。
谈及AI在未来终端的应用,秦飞提出了两大方向:一是利用AI模型优化通信质量与效率,例如“在电梯或地库等特殊区域,AI可智能选择网络以保证信号质量”;二是通过AI解决网络切换、信道预测等复杂问题。但他也坦言,6G与AI结合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保持信号连续性、优化信道编码与解调制等,“这些都需要通过神经网络等技术来解决”。
在AI与移动通信网络的结合中,秦飞指出:AI赋能网络,一是可以优化网络性能,二是网络可以为终端提供智能化服务,例如“端-云”协同与“端-网-云”协同。他进一步解释,“端-云”协同是终端借助云端算力提升AI能力,而“端-网-云”协同则强调在网络中部署算力资源,例如“进行图像渲染后将结果推流至终端”,从而降低终端硬件负担,拓宽应用场景。
相关文章
- vivo人文影像馆武汉开幕,以影像文化连接科技与生活
- vivo人文影像馆武汉启幕,以影像科技重塑零售体验
- BOE(京东方)联合vivo打造旗舰vivo X300系列 多项核心技术定义屏幕新标杆
- vivo X300系列发布:2亿影像双旗舰重构移动影像
- 科技向善,生态共筑:vivo 2025 开发者大会无障碍分会场绘制有爱无碍新图景
- 从6G前瞻技术到AI生态产品,vivo携多项创新成果惊艳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 vivo AI战略“个人化” 原系统6、蓝河操作系统3亮相开发者大会
- vivo AI战略再升级 原系统6与蓝河操作系统3全面智能化
- vivo X300系列发布会定档10月13日,全系2亿超清影像刷新旗舰标杆
- vivo Y500发布:8200mAh蓝海电池+满级防水抗摔 续航耐用双灭霸
- vivo影像战略全面升级,聚焦场景融合构建影像生态矩阵
- vivo Vision探索版重磅发布:容易“上头” 打造混合现实体验“生态闭环”
- vivo 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科技向善”点亮基业长青蓝图
- vivo以Rust语言自研的蓝河操作系统内核正式开源
- 从尖端技术到无障碍关怀:vivo携多项创新成果亮相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 三年销售目标1000万台 京东与vivo音频战略合作全面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