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牵头起草,国内首个机器人自适应国家标准发布
2024-11-28 10:32:22爱云资讯9936
近日,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1) 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GB/T 44589-2024)。该标准规定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在力控层面的自适应能力项、组件和能力技术要求,适用于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在力控层面的技术开发、测试和评价,其它类型自适应能力参考使用。
该标准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起草,国内主流机器人厂商及相关领域科研院所等28家单位共同参与,是国内首个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由于传统机器人技术能力的局限,许多复杂场景下的自动化难以实现。本标准旨在突破现有机器人适用性的技术瓶颈,提出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的核心性能、测试方法组件要求以及技术应用要求,深度结合人工智能,搭建起完备可靠、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稳定高效的机器人的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国家通用标准。
科大讯飞作为此次标准的牵头单位之一,依托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2023年,科大讯飞首次发布“依托人形机器人,推动‘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具身大模型”技术战略,并发布业界首个集成全自主国产认知大模型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国内率先拉通以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机器人“大小脑”到人形机器人“肢体”运动控制全链路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依托讯飞超脑2030计划,科大讯飞将在机器人感知-认知决策-运动控制等方面继续深化研究,致力于提升机器人的感知交互和行为决策能力,让懂知识、善学习、能进化的AI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
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又一重要进步,不仅填补了国内外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标准的空白,更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和规范。
该标准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起草,国内主流机器人厂商及相关领域科研院所等28家单位共同参与,是国内首个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由于传统机器人技术能力的局限,许多复杂场景下的自动化难以实现。本标准旨在突破现有机器人适用性的技术瓶颈,提出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的核心性能、测试方法组件要求以及技术应用要求,深度结合人工智能,搭建起完备可靠、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稳定高效的机器人的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国家通用标准。
科大讯飞作为此次标准的牵头单位之一,依托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2023年,科大讯飞首次发布“依托人形机器人,推动‘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具身大模型”技术战略,并发布业界首个集成全自主国产认知大模型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国内率先拉通以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机器人“大小脑”到人形机器人“肢体”运动控制全链路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依托讯飞超脑2030计划,科大讯飞将在机器人感知-认知决策-运动控制等方面继续深化研究,致力于提升机器人的感知交互和行为决策能力,让懂知识、善学习、能进化的AI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
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又一重要进步,不仅填补了国内外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标准的空白,更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和规范。

图源自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文章
- 央国企大模型落地难题频现,科大讯飞知识工程平台何以破局?
- 科大讯飞以自主可控技术突破 加速定义国际大模型新生态
- 科大讯飞与无锡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科大讯飞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方位展现AI技术创新与产业赋能实力
- 科大讯飞亮相2025政法装备展,星火法律大模型“落地生花”
- 科大讯飞亮相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共拓数智融合新生态
- 全场景AI翻译加持,科大讯飞为第三届链博会注入“科技动能”
- 科大讯飞:AI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打造“合肥模式”新标杆
- 科大讯飞携手中国移动推出大模型电话同传服务 打破跨国沟通语言壁垒
- 科大讯飞联合中移动AI创新成果频出:AI速记获评产投协同标杆案例
- 奇瑞风云A9L全球上市,科大讯飞助力打造“伯牙之音”极致AI音响体验
- 新进化 新伙伴,科大讯飞AI学习机 “AI 1对1”功能重磅升级
- 以AI之力强化差异化价值优势 科大讯飞携新品亮相 MWC 上海
- 科大讯飞与安徽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科大讯飞国际外贸用户线下沙龙成功举办:讯飞翻译机领衔,共话AI翻译新未来
- 科大讯飞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