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基站技术为核心 阿里巴巴公布车路协同技术方案
2018-09-07 11:14:10爱云资讯1309
9月6日,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系统化探索无人驾驶和道路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发布会后,阿里巴巴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接受了新浪科技的采访。王刚把目前绝大多数的无人车技术方案称为“单车智能”,他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由于自身传感器等的局限,不能达到安全的要求。王刚透露,在前期的对比路测试验中,车路协同已经体现出极高的优势。在多次对比路测中,他们设置了可移动假人从障碍物后突然出现的场景,在不开启道路协同的情况下,紧急避让全部失灵,在开启后紧急避让或停车全部成功。
此次阿里巴巴公布的车路协同技术方案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感知基站,王刚将其大概原理形容为“手机的无线发射基站,可以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之间的信息连接点。”但是对于解决方案技术细节,阿里此次并未做太多公开。

以下为选自采访实录,由新浪科技整理。
新浪科技: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哪几个领域?
王刚: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根据双方的优势,结合交通的实际需求,以车路协同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大数据&云控平台、基础设施智能化作为主要的研究目标,其中车路协同技术是基础性技术,对其他几个方向有支撑作用。未来具体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双方协商进行删减。
新浪科技:车路协同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目前阿里在车路协同方面主要的技术方案是什么?与其他单位有什么区别?
王刚:此前的车路协同方案更多是体现在如何通讯上,即研发通讯技术能让路传送信息给车。我们的方案是定义传送什么样的信息,即路需要精确感知到什么信息,什么样的信息是对车有用的,然后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信息用已有的通信方案传送给不同的车辆。
通俗的说,我们的方案让车“知道“路上发生了什么,而此前的方案则仅仅实现了车与路之间的通信。
新浪科技:感知基站是什么?
王刚:由于遮挡、可视距离等限制,自动驾驶车辆的传感器不能保证对路面物体的时刻感知。为了克服这一限制,我们研发了全新的智能设备-车路协同感知基站。它由多种传感器和高效运算单元组成。
车路协同感知基站分布在道路的关键节点,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将感知信息发送给自动驾驶车辆。感知基站的工作半径高达200米。
借助于感知基站,车辆可以提前感知到原始规划路线上发生的道路堵塞,重新进行道路规划,有效避开交通堵塞。
利用感知基站网络提供的信息,车辆可以智能地识别避让从自动驾驶车辆盲区出现的行人,同时提前感知下一路口的路况。
新浪科技:可不可以把智能基站理解成,它跟车进行交互之后,为车实时提供简易的高清地图的工具?
王刚:你可以理解为,以前是在车上装眼睛,现在我们把这个眼睛和一部分大脑装在路上。车上眼睛能做什么,我们路上就能做什么事情,而且还能做得更好。它可以对车进行定位,也能帮助我们更新高清地图,这些事情都可以做。
新浪科技:车的传感器方面,早期你们会优先选择哪种类型?
王刚:我们考虑先从激光雷达开始,现在很多激光雷达也做得很便宜了。这个事情还在验证阶段,还是需要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新浪科技:看起来这个方案更适合于高速公路主干道的运输,现在有一些公司做这种方案,是为了物流考虑的。我们这一方案的重点是哪个方向呢?
王刚:刚才我介绍的是更通用的一个方案,怎么能够让自动驾驶落地,能够让他变得可能。我们会对物流给予一个更重点的考虑。
相关文章
- 瓴羊推出阿里巴巴首批企业级Agent,超级客服专家上岗
- Meta开源大模型Llama 4震撼发布,阿里巴巴/微美全息聚焦加速垂直领域AI应用布局
- 阿里巴巴AI智能眼镜年底登场,微美全息以“AI+AR”领航开启人机交互视界新篇
- 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倍益康亮相阿里巴巴国际站跨境出海生态大会,拓展国际市场商机
- 双桅扬帆:钛动科技亮相两场重磅AI大会,与MiniMax、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阿里巴巴等共话数字未来
- 2024云栖大会亮点:丰坦机器人与阿里巴巴钉钉签署AI+建筑机器人战略合作
- 阿里巴巴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加速数字农业新时代步伐
-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创新引领,开启全球农业合作新篇章
- 阿里巴巴旗下人工智能品牌天猫精灵发布 X6 智能音箱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通义千问正加快追赶 GPT-4
- 阿里巴巴“AI驱动”战略提速 夸克发布自研大模型
- 定了!阿里巴巴国际站将于11月16日举办“数字外贸真牛奖”
- 阿里巴巴国际站亮相物博会 开启买家物流市场服务商招募
- 用新技术跑出数字外贸新速度!阿里巴巴国际站新名片亮相天府国际机场
- 龙行营销走进阿里巴巴国际站南粤大区,赋能中小企业品牌出海业绩增长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
- 韶音闪耀2025ChinaJoy:OpenDots ONE斩获黑金奖,引领开放聆听新风尚
- IBM调研报告:13%的企业曾遭遇AI模型或AI应用的安全漏洞
- 国内首证!驰芯半导体CX500车规级UWB SoC芯片通过FiRa Core 3.0认证
- 解锁AI新玩法 三星Galaxy Z Flip7带来升维的智能体验
- 昇腾赋能三维生成新突破!浙大团队实现跨模态可控3D CAD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