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物联网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2018-09-16 21:17:03爱云资讯1156
走进丁蜀物联网小镇,感受智慧的"大脑"
眼下正是水稻即将成熟的季节,"面朝黄土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闲"是很多年轻人脑海中的"农民印象"。但今日,记者走访了宜兴丁蜀物联网小镇,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宜兴丁蜀物联网小镇是2017年3月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携手丁蜀镇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物联网农业小镇,通过物联网技术嵌入农业的多个环节,助力大田、水产养殖、茶叶种植等农业生产科学化管理,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能。
图说:宜兴丁蜀农业物联网小镇展示中心
智慧大田,农户不再置身田间
来到莲花荡大田物联网示范基地,金灿灿的稻田里没有一位农民在劳作。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业技术员刘霞向记者解释说:"我们示范基地种植的是有机水稻,稻田里安装了很多物联网的设备和产品,根本不需要下田,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土壤土质、完成浇水施肥等农作。"
在刘霞看来,相比传统水稻,有机水稻的种植更麻烦,更需要精细化管理。凭经验的传统种植方式并不适合有机水稻,而移动物联网技术的介入,使农户不用置身田间,也能准确掌握田间湿度、温度以及光照情况,精确把握水稻灌溉、施肥时间,真正实现了"远程种地"。
图说:莲花荡大田气象测报设备
"这个上方的气象测报设备,可准确采集温度、降雨量、光照强度、风速风向等气象指标,并同步展现在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打造的大田物联网平台以及手机APP上,为农业生产安排提供参考。"提及使用了哪些物联网技术,刘霞如数家珍。据说再搭配使用肥情监测设备,就可实时收集农作物叶面反射的光谱,借助物联网平台分析出农作物的生长指数,并与标准指数进行比对,获得最优的施肥方案,然后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等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提供给作物,如此一来,灌溉的同时即可完成施肥。刘霞说,引入物联网技术后,农作物亩产大概可提升5%,节约氮肥5%,降本增产的同时也起到了比较好的环保作用。
图说:莲花荡大田智慧农业网关设备
智慧水产,用手机实现智能养鱼
来到鳊鱼养殖户潘老板的家里,我们看到增氧机正在自动给鱼塘增氧。潘老板说鱼塘水体缺氧一直是他养殖过程中最头疼的事情。为增加水体"氧分",养殖户一般都是靠增氧机来解决,但如果一直不间断使用增氧机,电费成本就会很高。"为减少电费,我一般都是凭经验,每天时不时地在鱼塘边走走,看见塘边有死的小鱼小虾,说明水体缺氧了,就再打开增氧机。"这样一来,潘老板整个人就被鱼塘"拴住"了。
图说:潘老板正通过"渔业云"APP查看鱼塘水质环境信息
但自从用上高科技后,潘老板的烦恼再也没有了。这个高科技,就是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打造的水产物联网平台。该平台通过在水塘内布放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数据,系统根据数据自动控制增氧机按需工作,达到节电降本的目的。今年,他养殖的40亩鳊鱼产量预计可达到11万斤不说,每亩每月的电费还能节省80元。而鱼塘所有的指标数据,潘老板都可以通过"渔业云"APP实时查看。
图说:增氧机根据鱼塘实际自动进行水体增氧
当然,宜兴丁蜀物联网小镇的物联网"黑科技"远不止这些,设施园艺物联网平台、茶叶物联网平台等智慧化农业生产方式在小镇随处可见。据了解,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还将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二期建设计划,尽快上线智能路灯管理系统及景区智能停车系统,为小镇管理降本增效增添助力。可以说,物联网等高科技给农业装上了"智慧"的大脑,推动着生产方式的不断迭代升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智领AI终端新时代!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发布搭载灵犀终端智能体的AI终端矩阵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把握智能网联汽车“三化”趋势 聚力打造“三智”服务
- 中国移动集中发布多项终端智能体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成果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共同打造智能体生态体系
- 中国移动发布“AI CAR” 智能网联创新服务体系
-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共筑数智新生态 共创“AI+”新未来
- 智焕新生 共创AI+时代 中国移动发布三项重磅成果
- 首批“新三样”多形态产品集中亮相 中国移动加速推动信息消费升级
- 中国移动“九天”三大升级助“AI+”行动走深向实
- 中国移动发布梧桐大数据“AI+DATA”系列创新成果
- AI+大空间重塑数字生态:中国移动咪咕领航元宇宙产业新浪潮
- AI+技术赋能数字中国 中国移动咪咕携智媒生态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中国移动第一季度净增5G用户2526.7万户 累计达5.78亿户
- 6.7亿用户见证!中国移动咪咕以“网文+短剧”融合实力领跑数字阅读行业转型
- 中国移动:一季度营收2638亿元 股东应占利润为306亿元
- 中国移动咪咕开启全球视频彩铃标准新篇章 首任GSMA TSG视频彩铃工作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