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何积丰:人工智能的理想定位不是取代人类

2018-09-16 21:51:30爱云资讯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人们开始担心,人工智能是否真的会取代人类,现在的产品到底安全吗?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何积丰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的理想定位是帮助人类、提升人类,但想要达到深度应用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何积丰

记者:不少影视作品都描绘了未来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景象,这一幕真的会发生吗?

何积丰: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理想定位,是更好地帮助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对普通白领来说,人工智能就像是他的助手和秘书,帮你完成那些琐碎的工作。对一线工匠来说,人工智能相当于自己的徒弟,可以代替做一些繁重的、重复性的劳动。

实际上,任何新技术出现后,相关部分工作岗位的劳动力都会面临升级换代,而这些被替换的人们必须要去掌握新的知识。可能一开始他们会恐慌,但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当然,很多时候,与人对接的工作还是需要人类来做。因为人工智能没有感情,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互信,这种感情交流的过程人工智能还很难做到。所以我相信,很多柔性服务还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比如照顾病人、心理诊疗等。此外,类似现在金融行业智能投顾的服务,未来应该会和人类投资顾问并存,且相辅相成。

记者:目前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突破点在哪里?

何积丰:现在人工智能还缺乏不少人类的能力,比如人类能够思考、推理和预测,而人工智能仅仅具有感知智能,如果让其对某件事、某个人形成看法是不可能的。

因此未来一个关键的突破方向就是类脑研究,我们希望通过对人类大脑的分析,来确定人脑中有哪些比较弱的环节,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来改进和补充,以此来提升人类的效率。比如人脑计算频率很低,但优势是低能耗,而机器的优劣势则与人脑恰恰相反。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取长补短”,以人工智能来增强人类本身的技能。只是,现在类脑研究大多数还是通过大数据来构建脑的数学模型,未来可以尝试根据人类的感官表达来探究人脑的想法,比如人们一直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通过眼睛的变化来研究人脑的思维就是一种可能。

此外,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自然沟通,也是另一个突破方向。之前我们与人工智能沟通是依靠键盘,现在使用语音,但这些交流方式总不能让人随心所欲,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更加自然高效的沟通方式。

除了技术研究的突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行业内学界、业界和投资界这三个群体的互动交流几乎是零,可谓个人唱个人的戏。懂投资的人很难去弄懂技术,而如果不懂技术那么投资的可能性又非常小。现在缺少把这三个群体联系到一起的平台或媒介,所以此次的人工智能大会是个很好的开端和突破,未来应该多组织举办一些常态化的交流活动,让学界、业界和投资界的人士能在一起交流,产生碰撞的火花,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记者: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人都在担心,人工智能到底安全吗?

何积丰:首先要承认,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还不能说完全安全。举一个例子,目前语音识别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98%,但假设在关键领域用语音发命令,如果机器不能100%听懂,那该项命令就无法发出,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技术尚不完美,安全性当然也需要一步一步提升。

同时,人工智能的背后是机器学习技术,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一技术体现给老百姓的形式是个黑盒子,换句话说,人们根本不知道它如何工作,这就存在一定风险。人们对有些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不清楚,就容易发生类似被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误伤的事故。因此人工智能的可分析性很重要,这就像用药,如果不清楚成分,医生肯定不敢用。

但需要明确的是,现有的安全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人工智能。任何新技术出现以后,都会因为使用不当带来一些事故,就像汽车发明以后,驾驶不当就会肇事,但这并不代表新技术不好。所以我们既不能过分夸大人工智能的好处,也不能认为它很邪恶,它对技术的推进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