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AI“练兵场”清华造
2018-09-18 08:23:57AI云资讯1294
“对青年教师来说,要训练自己设计的应用场景下人工智能(AI)应用成果,购买相应的数据要花费不菲的价格,而租用较高运算能力的设备成本也不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青年教师、声纹识别学术带头人何亮博士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但随之他又话锋一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建成,对我们就是‘雪中送炭’。”他在平台内测期,训练同样的AI算法使用的时间,仅为原来的1/16,研究进程提速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9月16日到10月16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在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支持下,建成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华慧云”。面向社会提供免费试用的消息传出后,在当天平台开放新闻发布会现场,就聚集了远超预计的各路AI界人士——除了清华大学电子系、计算机系从事AI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师生,还有受邀而来的学界大牛和慕名而来的一大批AI产业界人才。
瞄准世界前沿,高标准建设
“据我所知,清华大学是最早系统开展AI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一位参观AI成果演示的潜在平台用户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来之前了解过,根据美国CSRankings(计算机科学排名)的官方数据,过去10年清华大学在AI领域高水平论文的发表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在AI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上已经走入世界先进行列。”
资料显示,2004年至今,清华大学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行人识别、物体检测以及语音、语种、声纹识别等多项核心技术,在国内国际权威测试比赛中拿过不下10次冠军。
对此,清华大学AI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华慧云”开放平台首席科学家王生进教授表示:“大学的责任和担当,并不只限于自己的团队拿了多少个冠军,产品应用到了多少个行业,而应该将我们积累的所有最先进理论和技术集成起来,服务于中国乃至世界的AI生态圈。”
据了解,“华慧云”平台可部署多类AI算法框架,具有五大功能板块,即AI与深度学习训练计算、大数据数据集、开发者SDK调用、AI技术服务、AI解决方案。“华慧云”平台将通过这些板块,为AI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王生进教授说:“我们现在的平台无论在硬件配置上,还是在软件的部署上,都是瞄准世界前沿,以高标准建设的。”
运营稳定安全,开放核心技术
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业界关心的问题。王生进以软件系统为例介绍说,基于平台的建设遵循最先进的理念和最科学的方法,平台采用了先进的大型计算节点集群管理系统,还同时采用linux系统,保留root权限,对用户有清晰的认证与授权机制,防止用户操作对中心集群稳定性的影响。“从建设到前期试用,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有效验证。”
那么,在稳定和安全环境中运营的“华慧云”开放平台,能提供哪些核心技术服务?清华大学AI大数据研究中心工程师周立说,平台可开放技术覆盖图像、视频、语音、文本信息大数据处理以及语义理解等核心技术,部分提供在线API接口,部分通过离线SDK的方式与用户对接。
具体说来,就是围绕平台用户希望训练的行业应用场景,做具备业务特性的技术研发和定制优化,将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相结合,推动AI技术在行业的真正落地。
清华电子工程系主任黄翊东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平台构建作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在推动技术孵化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定会提升清华大学在全球AI学术和产业界的影响力。”
相关文章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 汽车之家亮相2025云栖大会 持续丰富“人工智能+汽车”生态内涵
- 神眸进驻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共创智能守护新未来
- 全学科AI通识课实践落地!首批覆盖65+专业!山东科技大学联合青软集团打造「人工智能素养课」
- 全国首家人工智能6S店落地深圳龙岗,华秋电子携手CSDN开启AI智能产业服务新业态
- TEDIA 智能调饮:以自动化与数字化筑基,携手伙伴共创“人工智能+”新生态
- 2025 PT展|中国联通构建普惠人工智能体系,让人工智能更简单
- 联想亮相第十一届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暨人工智能教育大会 展示AI赋能教育新成果
- 亚信科技连续入选Gartner通信人工智能全球魔力象限“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