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发布多项量子成果 助力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2025-07-27 22:25:51爱云资讯1741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举办以“新纪量子智启未来”为主题的移动云AI+量子论坛,重磅发布量子人工智能平台、《量子AI赋能金融与生物医药应用白皮书》和量智融合算力开放计划。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出席论坛。
程建军表示,中国移动作为网信领域的重点骨干央企,坚持把发展量子科技作为驱动未来技术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突破关键技术;以移动云平台为基础,推广量子计算场景应用;以融通带动为导向,繁荣产业生态。程建军指出,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携手各方加速培育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夯实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基座,打造量子领域通用操作系统,持续优化量子人工智能技术,构建“AI赋能量子计算、量子计算驱动AI”的双轮发展格局。二是加快推进量子人工智能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落地,在生物医药、金融风控、能源优化、6G网络等领域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案例,助力产业升级,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应用”的闭环体系。三是筑牢广泛联动的科研与产业协作生态,面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量子算力资源和算法验证环境,打通上下游产业合作通道,加速实现基础研究创新与产业应用转化双循环。
论坛上,中国移动发布“五岳量智”量子人工智能平台,为破解AI训练数据需求激增同数据采集成本居高不下矛盾、提升训练效率、模型性能提供了解决方案。
平台涵盖量子神经网络的算法设计、参数训练、应用模型三大技术方向,包含底座、引擎和应用三层结构,通过量子计算和AI的深度融合,在减少对训练数据数量依赖的同时,保证了训练效率和模型性能,节省了训练时间、降低了训练成本。平台可为业界提供多样性量子算力、一站式开发环境和先进算法应用示范,简化量子AI应用开发流程,提升开发者创新效率。“五岳量智”量子人工智能平台的建成将为助力“传统AI”向“量子AI”升级,引领AI领域产业革新,推动量子AI前沿技术在产业难题攻坚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五岳量智”量子人工智能平台的一项重要落地实践,论坛上,中国移动联合中国银联、医图生科、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圳量旋科技和上海微观纪元共同发布了《量子AI赋能金融与生物医药应用白皮书》。白皮书为量子计算与AI融合的场景化应用提供了路径指引,推动了跨行业技术落地,同时也助力了创新生态构建和产业链协同创新。
在量智融合算力开放计划发布环节,中国移动依托多技术路线融合企业级量子实验室“混沌宙元”,正式推出“开放计划”,体现了集众智、合众力,构建量智融合算力新生态的责任担当。该计划通过开展算力开放,整合光量子相干、中性原子、离子阱等多元量子算力,以及通算、智算、超算等算力资源,依托量子计算科学网门户实现一键调用,让算力触手可及;推动能力赋能,以“五岳纪元量子云平台+混沌宙元量子科学网”双引擎驱动,提供量子算法开发环境、组件验证服务及训推一体化工具链,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高效转化;实现标准共建,携手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合作企业等生态伙伴,制定量子计算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建立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规则。
论坛期间,来自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中国电科、中国银联、医图生科等行业专家分别围绕量子计算与产业发展、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以及量子计算应用实践发表主题演讲。此次论坛,还吸引了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玻色量子、华翊博奥等国内量子领域头部产学研单位的200余位行业专家和各界嘉宾出席。
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勇担央企使命,携手各方力量深化协同创新,依托全栈创新打通量子技术转化链路,为智能时代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注入更多“移动力量”。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放大招!灵犀智能体2.0让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 生态共生,智启未来,中国移动定义智能体互联新范式
- 中国移动发布多项量子成果 助力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 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焕新升级
- 从“产业智能”到“万智互联”,中国移动勾勒企业发展新图景
- 中国移动发布灵犀智能体2.0 构建全场景智能服务新格局
- 中国移动与中国数联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从模型专家到专家模型:中国移动打造我国人工智能“能力放大器”
- 中国移动正式揭牌人工智能新型专业化机构,目标打造一流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 中国移动倾力建设人工智能“焕新社区”,为我国AI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筑基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深入实施“AI+”行动 全面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 中国移动建成全球最大的5G轻量化物联网络,开启智能穿戴终端独立通信新时代
- 智焕新生,共创AI+时代:中国移动全景描绘数智未来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数智创新赋能发展 智融百业共谱未来
- 算力“冷静”上线!科华再助力中国移动液冷机柜批量解耦
- 直击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看中国移动数智创新“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