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产业变革:高途罗斌与业界大咖共话垂类模型与智算如何重塑未来行业生态

2025-07-30 09:14:53爱云资讯1468

近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垂类模型与智算赋能未来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学术界、领军企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专家。在由蚂蚁集团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琪主持的圆桌论坛上,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汪镭、高途集团联合创始人罗斌、上海骏森明电子科技董事长徐长成作为核心嘉宾围绕“AI模型产业链的协同和生态的构建”展开富有洞见性的交流,并重点探讨了AI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命题:如何实现技术到场景的闭环落地,以及构建开放共赢的大模型产业生态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行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考框架。

图1:罗斌参与“AI模型产业链的协同和生态的构建”对话交流

场景应用:从技术突破到行业落地的实践路径

AI技术正加速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提到当下AI技术如何实现场景化落地这一痛点时,在其他嘉宾纷纷建言献策的基础上,罗斌系统梳理了AI技术演进的四个阶段——从早期的“搜索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推荐时代”,到“多模态时代”,再到当前的“大模型时代”。他认为,现阶段AI技术的突破主要体现在语义理解深度、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和复杂逻辑推理能力三个维度。

针对教育这一特殊场景,罗斌认为教育与AI具有天然的适配性,是落地大模型应用的理想场景。这种适配性体现在:通过认知理解能力的迭代升级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持续进化,AI能够有效支持教育实现其本质使命——帮助学生完成长期性、复杂化的学习目标达成。

AI不是万能的,必须与行业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在AI持续快速演进的当下,如何找到与各垂直领域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技术赋能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才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产业协同:构建可持续的AI生态体系

构建可持续的AI生态体系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罗斌在论坛上指出,科技龙头企业应当开放基础模型能力,与垂直行业开展深度融合,为创新者提供跨越“从0到1”的关键支持。他着重强调:“鉴于AI技术的高成本特性,行业必须回归商业本质,集中资源深耕那些能为终端用户创造真实价值的确定性应用场景。”这一观点精准指出了当前AI产业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AI模型产业链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多维度融合升级态势,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驱动行业加速重构,通过开源生态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共振,构建可持续的AI赋能体系。

教育实践:高途构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AI创新模式

作为将科技根植于DNA的科技教育企业,高途展示了教育与AI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在教学服务端,高途创新推出“名师主讲+辅导老师+AI伴学”三师模式,AI实现全天候智能伴学,基于个性化需求定制课程,通过AI赋能教学全流程,打造专属学习方案,形成“精准诊断-个性规划-高效学习”闭环。同时,高途部署的AI辅助教学系统可同时支持上万名教师为数百名学员处理需求,该系统通过智能语义分析自动生成专业化教学反馈。罗斌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AI技术让学生享受到更有趣高效、体验更佳的教学服务。”在内部运营方面,AI已全面覆盖数据系统优化、财务核算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流程,显著提升了高途全流程运营效率。

图2:罗斌在“AI模型产业链的协同和生态构建”对话中发表观点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AI的使命是辅助而非替代。针对行业关注的“AI是否替代教师”的争议,罗斌表示:“好老师在点燃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塑造人格方面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高途始终坚持“教师-AI”协同的发展路径,在保持教育本质的同时,我们给老师插上AI的翅膀,用AI提升教学效率与学员的学习体验。

高途在2025年提出“All with AI, Always AI(AI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核心战略。如今,高途已构建起涵盖数据、算法与应用的全栈式AI架构,形成了从内部运营到业务落地的全链路智能系统。依托自主研发的AI工具服务与行业领先模型,在转化效率、学习体验与运营生产力等维度实现突破。教育行业正在AI的协同下迸发出更大的力量。

高途成功地开拓了一种通过聚焦高确定性场景,结合AI技术务实推进协同创新的商业模式。未来,高途将持续深化“教育+AI”的融合创新,以科技力量重塑教育形态。这场由AI驱动的教育变革,不仅展现了高途向科技教育企业加速迈进的决心,更将为行业打造智能化升级的示范样本。秉承着“让学习更美好”的使命,高途将持续通过AI实现教育模式的突破性创新,让个性化教育迸发出更大可能。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