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酒是笑话?白酒的傲慢才是行业最大笑柄
2025-09-16 10:21:43AI云资讯1696
最近白酒圈的讨论有点“火药味”。
不少浓香型、清香型酒企忙着推低度酒,试图贴近年轻消费群体。
除了已经上市的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26度“轻度古20”,29度“舍得自在”等产品外,泸州老窖、水井坊等也在有节奏的布局自己的低度化产品。
可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钓鱼台国宾酒业总经理丁远怀却说:“反对白酒过渡降度”,“低度酒会臭”、“十多度的白酒就是笑话”。
这番言论当然激起了不小波澜。“又是那股‘老登’味儿”“酱酒根本不懂年轻人” 的吐槽声此起彼伏。
其实,争议的核心很简单:白酒到底能不能降度?降度后的酒真的像丁远怀说的那样“会发臭”吗?
“反降度”,其实是“遮丑布”
巷口有两家老馆子,一家专做浓油赤酱的红烧肉,另一家拿手菜是清蒸鲈鱼。
红烧肉馆子的老板总说:“菜哪能随便减盐减油?淡了就没魂了。”明眼人都清楚,他这红烧肉靠的就是冰糖和酱油,少一勺糖、半滴酱油,肉就寡淡无味。
而对门清蒸鲈鱼馆子早就在推 “轻盐版”,鱼肉本就鲜嫩,少撒点盐反而更显清甜,年轻人爱得很。
白酒圈的降度争议,其实和这两家馆子的故事如出一辙。
丁远怀就像那位红烧肉馆子的老板,他的言论,说到底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钓鱼台国宾酒业深耕酱酒领域,而酱酒在降度这件事上,毫无优势可言。
酱酒讲究醇厚浓郁、层次复杂。它的香气和口感,全靠高度酒精才能撑得起来。一旦降低酒精度,就像红烧肉突然减糖减酱油。香味会变弱,口感会变薄,甚至还会出现“水味”,喝起来就不够扎实。
相反,清香型和浓香型白酒,天生就更适合降度。
浓香型虽然风味也浓,但它香气奔放、口感爽冽,适度降度之后,依旧能保持不错的风味层次,不至于一下子“垮掉”。
清香型酒体干净、味道清爽,酒精度稍微低一点,反而更显柔和顺口,不容易有杂味。
这就好比清蒸鱼少放盐,鲜味反而更突出;而红烧肉要是少了酱和糖,就真没什么吃头了。
如今年轻人偏爱的低度酒市场,绝大部分都是清香和浓香型,正因为它们降度之后依然能打。
另一方面,像茅台、钓鱼台这样的酱酒头部企业,多年来主打的一直是“高度稀缺”的概念。53度的酱酒,不仅是核心产品,更是品牌高溢价的根基。如果真的全面推低度酱酒,无异于自己拆自己的台——既难做出好喝的低度产品,又可能动摇原有高度酒的市场地位。
说白了,丁远怀反对的不是“白酒降度”,而是“酱酒降度”。毕竟,谁家的孩子谁疼,自家主业的短板,自然要想方设法用“行业大义”来遮掩。
年轻人不喝高度酒,不是怂,是醒了
说完丁远怀反对降度的原因,再谈谈白酒到底能不能降度,降度的酒到底会不会发臭。
先说结论:丁远怀说“降度后的酒会发臭”,这话彻彻底底是站不住脚的。
全球烈酒市场早就用事实证明,低度化不仅可行,更能做出风靡世界的好酒。在国际公认的六大烈酒品类中,除了白酒,其余五种都在40度上下。
在国际烈酒市场上,卖得最好的是20度左右的真露。全球年轻人把真露喝成了2024年烈酒品牌榜首,销量超过第二、三、四名总和。
国内市场同样能说明问题,低度白酒曾风靡一时。即便是酱酒老大茅台,也在 1986年、1991年、1992年、1997年分别推出过39度、43度、38度、33度的产品,当时从未有人说这些低度酒“发臭”。
既然低度酒不 “发臭”,那不妨再追问一句:高度白酒真的好喝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除了借高度白酒展示权力的那一拨人,没人受得了那种辛辣味。
更大的问题是,除了难喝之外,酒精不是啥好东西。
酒精学名叫做乙醇,这是明确可以致癌的一类致癌物。白酒的度数,简单来说就是酒精含量的百分比。53度的白酒就表示在100毫升的白酒中含有53毫升的纯酒精。
我实在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酒精度数越高越好喝”,换句话说,这不就是酒场版本的“越毒越爱”。
这样看来,“是男人就该喝高度酒”更像一种“上战场赴死”的宣言。有种喝下一杯53度烈酒,告诉俺娘俺不是孬种的戏剧感。
既然都知道酒不健康,不好喝,为啥很多人没人逼着还喝呢?
说到底,大家喝的根本不是酒,而是喝酒的人。这恰恰也是年轻人更爱喝低度酒的原因。
跟朋友聚餐,和家人围坐,这种时刻适度喝点酒,本就该是锦上添花。
哪怕是跟哥们儿久别重逢,激动到想“不醉不归”,低度酒也完全能承载这份热情。
这些真实的饮酒场景里,高度数从来不是必需品,低度酒真的就够了。
酒桌文化没了,年轻人有文化了,喝不喝酒,喝什么酒,跟谁喝,怎么喝,还是要自己选。
从这个角度来说,年轻人不喜欢高度酒,其实是一件好事儿。
傲慢才是白酒的死穴
行业深度调整期,“低度化”“年轻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表面看,清香、浓香酒企都在顺势而为,为了讨好年轻人推出低度白酒,酱酒却动作寥寥,格外扭捏。丁远怀甚至公开反对白酒降度。
实际上,酱酒早几年就试过押宝年轻人:茅台与瑞幸联名的“酱香拿铁”、茅台味冰淇淋,一度刷屏社交平台。可这些营销噱头,始终没触及“低度化”这个核心。
当前的酱酒,其实没办法硬着头皮做低度化的。根源在于,它的“金融属性”早已绑架了“饮用属性”。
“让酒回归酒本身”,这句话最该送给酱酒。
这些年酱酒被炒成 “液体黄金”,茅台、钓鱼台等品牌的高度酒,一半以上的销量靠 “收藏”“投资”支撑,消费者买酒不是为了喝,而是为了“送礼”、“升值”。这种情况下,酒企只能守着 53 度的“稀缺性”讲故事,哪敢轻易打破这套溢价逻辑?
说句实在的,酒跟所谓的“高端文化”本就没什么关系。真要论酒文化,那也是米酒、黄酒、梅子酒的历史,轮不到白酒来攀附。
反观清香、浓香企业,早就与国际接轨,回归到纯粹的饮用场景。
国际上,百加得、三得利、乐怡、蝶矢等低度酒不断满足着年轻人对多样化口味的追求;在国内,五粮液、汾酒、江小白、舍得酒业也纷纷布局低度酒市场。
它们的逻辑很简单:酒最终是用来喝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回过头来看,低度化是不是白酒的未来不好说,但在“贴近年轻人”这一局,死守高度酒、嘲讽低度酒的酱酒,已经明显落后。
说到底,白酒的度数从来不是什么“祖宗定下的真理”,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丁远怀们可以不做低度酒,但没必要给低度酒扣上“酸臭”的帽子。固守老一套的傲慢,最终只会被新的消费浪潮远远甩在身后。
相关文章
- 牛气冲天!一瓶喝出上涨感的酒
- 探析世界顶级酒店选择,央森床垫为何成为奢华睡眠战略伙伴?
- 酒仙超级店以“三超一低”破局,引领酒类零售万店时代
- 小度 X Atwell筑格酒店,共创高端智能化酒店新体验
- 中标新加坡机场酒店BIPV工程 中国建筑兴业叩开全球零碳建筑市场
- 星耀定南·云天盛启|定南格兰云天国际酒店盛大开业
- 兰州安宁盛达希尔顿花园酒店 即将于2025年度第四季度盛大启幕
- 马上有钱、马上封侯、马上……济南中酒展,家大业酒“马上精彩”
- 香港酒店业迈入RWA时代:W.Hotel领衔资产数字化革命
- 岷江书院/从私董会到星空酒会,解锁商务场景无限可能
- 青岛移动携手华为打造啤酒节5G-A网络新体验
- 高星酒店娱乐再升级!XR大空间乐园Lumi魔法学院隆重上线北京ClubMed度假村
- 华为又一重大发布!引领酒店行业数智变革新航道
- 中移物联AI+智慧酒店亮相2025 MWC上海大会
- 腾讯云 TVP 走进青岛啤酒,解码数字化驱动智慧零售增长引擎
- 荣耀时刻 | 远洲旅业荣获2025中国酒店门墩儿奖两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