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数智化转型困境,与伙伴共成长,华为云数智领航会成功举办
2025-09-22 12:48:48AI云资讯1837
当前,数智化浪潮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应用,正深刻重塑企业的核心基因与竞争范式。生成式AI的爆发式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智能化新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战略模糊、技术选型困难、人才短缺与场景落地缓慢等多重挑战。如何跨越挑战、把握机遇?答案亟待产业实践共同作答。
9月17日,华为云数智领航会第三期活动如期而至。本次活动聚焦“AI驱动应用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众多产业决策者与技术领袖、创新实践者齐聚上海,共同围绕产业、技术、生态等维度探讨数智进化路径,助力企业在数智化浪潮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华为云副总裁黄瑾在致辞中指出,全社会算力到2035年将增长至当前的10万倍,中国正迎来AI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在于高科技与AI技术已进入黄金周期;地利在于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制造业场景、人才生态和数据资源;人和方面,呼吁产业领袖携手共创,通过数智化赋能中国产业走向全球顶尖。
华为云副总裁 黄瑾
战略先行: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重塑AI时代的管理范式
面对AI技术从“工具”迈向“生产力”的范式革命,企业应如何重构战略与管理体系以驾驭不确定性?华为思想研究院院长潘少钦指出,当前企业AI落地面临战略与执行鸿沟、技术爆炸性不确定等困境。“真正的竞争不在AI技术本身,而在决策机制、流程、组织和人才的重构,”他强调,企业落地AI的决定性三要素即高质量经济活动、高质量数字化基础及高质量领导力。同时,AI战略要锚定确定性,坚持长期主义,做到“方向基本正确,组织充满活力”。“AI如同‘寒武纪大爆发’,企业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跃迁机会,否则将面临淘汰。”
华为思想研究院院长 潘少钦
实践为基:从AI 1.0到2.0,系统工程思维推动规模化落地
如何将AI从概念验证转化为遍布各业务域的规模化生产力?华为IT平台三部/人工智能使能部部长许榕俊指出,具身智能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其本质是将企业知识与经验注入模型,核心是基于“智能解析器-智能解题器-智能执行器”的系统工程,回归业务流程与角色责任以解决实际问题。他强调,企业可通过“3R1F”方式将现有IT、数据与知识资产融入AI流程,大幅加速应用落地,并通过场景、模型、算力的融合仿真及软硬协同优化提升效能,借助昇腾算力及软硬一体技术,可实现算力潜能15倍以上的提升,为AI规模化部署提供坚实支撑。
华为IT平台三部/人工智能使能部部长 许榕俊
行业共振:研发智能化全面提速,AI工程化筑基产业变革
Gartner显示,AI增强软件工程已走过萌芽与膨胀期,正逐渐走向成熟。海尔智家IT平台部部长杨国龙指出,海尔坚定推进AI增强软件战略。海尔与华为合作,分三阶段落地:首先聚焦测试环节,单元测试质量提升49%;其次扩展至需求、设计、运维全流程;最终实现研发全链路智能化。通过构建企业知识库、封装可复用组件,海尔实现人员覆盖95%,研发效率整体提升8%,显著加快交付速度,以应对业务端对IT交付效率的核心诉求。
海尔智家IT平台部部长 杨国龙
AI浪潮下,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正加速迎来数字化与智能化并行的跃迁。软通动力集团副总裁、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雒冬梅指出,软通动力正从传统软件服务向“全栈智能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转型,通过软硬一体化和六大业务模块全面拥抱智能化。她强调,AI工程实践是落地核心,软通构建了数据、模型、知识库与智能体四大工程能力,以支撑多行业智能升级。在与华为云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软通提出“AI创新数字生产能力”“AI唤醒软件流水线”及“AI引爆装备突破”三大路径,推动数字员工规模化、软件研发“黑灯工厂”化及人-机-数字协同化,已在制造、能源、金融等领域实现多项应用,显著提升响应效率和业务价值。
软通动力集团副总裁、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雒冬梅
研发蓄力:多智能体协同+全流程智能化,重构软件生产力
随着Agent的技术和大模型技术的健全,研发工具在AI时代的定位将会有哪些变化?华为云Code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总经理谈宗玮表示,工具沉淀了人的工程经验,仍不可或缺,但使用方式正从“人调用工具”转向“Agent调度工具”。结合华为实践,他提出研发智能化需分阶推进,涵盖代码级、任务级、工程级乃至团队级自动化。通过精准识别高价值场景、构建数据飞轮及培养AI训练师。在华为云,AI辅助的研发工具已实现累计生成代码超7000万行,端到端研发效率提升30%以上,正推动研发模式向“人机协同、智能体团队”演进。通过Code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华为云将研发智能化实践经验和工具赋能广大行业客户。
华为云Code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总经理 谈宗玮
共识碰撞:伙伴共筑繁荣生态,开启数智新未来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互动答疑环节,华为公司质量与流程IT总裁助理、公司质量部部长周智勇与在场嘉宾围绕质量管理、智能辅助驾驶技术、IT组织变革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他指出,华为将质量定义为“满足要求”,涵盖产品服务与经营结果的高质量,并严格管控从底线安全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质量。针对IT与业务协作,他强调AI正推动业务逻辑“从代码回归自然语言”,业务人员正成为主导,IT部门则转型为平台构建者与赋能者。他建议企业积极采用成熟工具链,聚焦业务逻辑重构而非重复研发,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
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成功依赖于战略前瞻、技术扎实、组织协同与生态共荣。未来,华为云将继续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以领先的技术平台和丰富的转型实践,与伙伴共筑繁荣生态,助力更多企业将智能技术植入发展基因,在澎湃的数字化浪潮中锚定方向,智启未来。
相关文章
- 破解数智化转型困境,与伙伴共成长,华为云数智领航会成功举办
- “Agentic AI赋能企业运维,跃升数智化生产力”论坛成功举办
- 华为云杨友桂:华为云四大竞争力帮助全球企业加速数智化转型
- 华为携手客户在数据通信领域发布30多个行业数智化转型样板点
- 电池产业碳排放精准管理新范式:科士达以数智化与AI驱动绿色制造未来
- 数智化会员经济峰会暨数韵商城产业集群品牌盛典圆满落幕!
- 如视发布激光VR采集云台Realsee G2,打造空间数智化轻量方案
- 奥哲孟凡俊:融合AI的低代码成为企业数智化核心引擎
- 极客邦科技霍太稳荣膺 “中国企业培训行业 20 年特别贡献人物”:以 AI 人才培养破局企业数智化转型
- 推动人力资源数智化转型,聘才猫AI人力助力企业与人才高效“双向奔赴”
- 东方空间携手飞书,打造商业航天数智化新标杆
- 秦淮数据作为首家AIDC企业荣登「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数智化雇主」
- 华为中国行2025·重庆AI+制造行业大会:看“33618”战略下的数智化跃迁
- 重构城市与企业数智化转型新引擎 超聚变重磅亮相2025数博会
- AI 重构工业控制!上海这场论坛聚焦数智化转型,IDIC 数智一体机开启新可能
- 江丰生物破局病理人才困局,打造病理科数智化高效运作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