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刘庆峰:人机耦合是将人工智能推向应用落地的关键
2018-11-10 08:36:46AI云资讯1282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为党委中心组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专题报告。(央广网发 上海外国语大学 供图)
针对这一问题,科大讯飞正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探索答案。2018年10月,科大讯飞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宣布共建上海外国语大学-科大讯飞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在机器翻译、人机耦合的同声传译、翻译辅助训练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合作。上外高级翻译学院是中国第一个翻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在地,获得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的最高评级,荣获全球“一级会议口译教学单位”称号,并由此成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唯一一所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
据了解,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年来,上外与科大讯飞的联合实验室持续探索“人机耦合”方式,让机器作为助手,帮助人来学习、完成口译任务,更由此开发了一款辅助口译员的工具。从需求研究、软件开发、译员实验、产品打磨到第一次试用,双方进行了54轮学生对比实验,收集了近百条产品的改进建议,不断打磨。最终的实验结果中,以专有名词为主的口译信息完整度从88%提升到97%,而通过调查问卷,口译员有了参考信息,工作压力也下降了20%。
在当天讲座中,刘庆峰还介绍了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言翻译等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并提到近日刚结束的2018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比赛,在这个吸引了众多科研院所和机构参与的比赛中,科大讯飞再次荣获第一,这也是讯飞在今年各类国际性比赛中获得的第九项第一。
对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培养语言类学科人才见长的来说,与其焦虑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抢了同学们的饭碗”,不如鼓励学子更多接触和利用新技术、乐于辅助新技术的发展。上外党委书记姜锋表示,上外培养的应当是“高端交流”人才,在这一层面上人工智能还远不能替代人类。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只是学校将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转化为新机会的一环——在智能口笔译实验室之外,上外大力支持与倡导人工智能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建立了“脑与认知科学应用校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等多个高端实验室,积极鼓励学者从事与国际接轨的前沿研究。
相关文章
- 科大讯飞同传大模型再升级,上海、迪拜同发讯飞AI翻译耳机
- IDC发布中国AI翻译技术评估报告:科大讯飞8项评测全部第一,6项满分领跑行业
- 科大讯飞联合团队成果登上核聚变领域顶刊《Nuclear Fusion》
- 科大讯飞“录焕星生”录音笔用户沙龙在京举办,共话智能录音新体验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科大讯飞用十项“黑科技”破解制造强国密码,发布羚羊工业大模型3.0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发布“星火教育、医疗大模型场景一体机解决方案”
- 科大讯飞赋能史上最“AI”东博会:打造全场景无障碍沟通体验,发布东盟系列产品
- 今天AI唱主角!科大讯飞发布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底座及系列AI产品
- 科大讯飞亮相2025服贸会多个展馆,讯飞星火大模型引领AI+产业融合实践
- 科大讯飞亮相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AI技术助力构建无障碍社会
- 科大讯飞助力中国物流发布千亿参数“流云”大模型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联合推出iFlyCode编程一体机昇腾版,筑牢AI编程安全防线
- 科大讯飞与昭通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合思×科大讯飞:以智能商旅为起点,探索更多AI应用新场景
-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落地绵阳,共筑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科大讯飞展示“AI+教育”双向赋能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