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领域有望打破缺“芯”少“魂”局面
2018-11-19 10:36:05爱云资讯1414
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国工业和科技领域的最大短板;但在人工智能当道的今天和明天,中国有望实现AI芯片的赶超。在高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被业界称为“中国芯之父”的邓中翰以及业界多家专家的演讲,让人们对中国“芯”有了美好的期待和更新的认识。邓中翰认为,芯片是人工智能产品的关键部件,中国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也有海量数据优势,中国人工智能实现弯道超车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必须努力打破缺芯瓶颈,为人工智能发展保驾护航。
开源芯片是创新的“金钥匙”
邓中翰指出,神经形态的人工智能芯片还处在探索期,今后要走向智能摩尔阶段,通过多核异构的智能处理器实现多模式的智能算法。
开源芯片是创新的“金钥匙”。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我国刚成立开源芯片联盟推广开源设计,有望将芯片设计门槛大大降低,让小团队在3—4个月内只需数万元便能研制一款有市场竞争力的芯片,从而促进芯片产业的繁荣,打破目前巨头垄断的局面,更好地支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中外芯片主流厂商在论坛上热烈研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智能芯片发展路径。Arm中国副总裁金勇斌、极戈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张铭、寒武纪副总裁刘道福、科通芯城&硬蛋副总裁王宪航纷纷谈到,降低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门槛是主流趋势之一,未来把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通讯集成到一个单芯片,可帮助建立生态系统,扶持中小团队,让中国芯片尽快腾飞。
人类健康技术处于爆发前夜
生命科学十分火热,基因工程与数字化生命技术会如何改变人类健康?碳云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信息官黎浩曾被评为《自然》杂志2012年度全球科技界年度十大人物,他认为管理数字生命,就是选择更好的自己。
人类的碳元素可以被人工智能化,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算法,完全可以通过数字生命和量化自我从而精准管理个人健康,进而延年益寿。黎浩强调,人们处于生命科学与计算科学融合的伟大时代,个人健康的蛋白数据、代谢数据和结果性数据可以组合起来做更多的计算、预测和检测,计算出个人化精准解决方案,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脑时代”潜力无限形成新蓝海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罗伯特·格拉布斯分享了有机合成化学在医疗和材料领域的最新变化与应用。他强调,学者在进行技术的商业化转化方面,应该要注重平台技术及其应用在不同行业和不同方向的拓展。
“脑时代”存在无限可能,人脑比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强大,算力、数据量、能耗等各方面都全面胜出,人脑的算法还有待深入研究。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谭力海分析,目前脑科学研究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到现在为止人类对大脑的所知依然不够多,“类脑计划”智能产业发展将成为巨大蓝海,脑科学大数据有望是最早产出更多成果、造福人类的细分方向。
相关文章
- 亿道数码携骁龙AI PC矩阵亮相高通科技日,定义移动办公轻时代
- 直击WAIC 2025 | 浩鲸科技联合蚂蚁数科发起“金融智能体应用联创联盟”
- 多模态AI融入日常交互 用三星Galaxy手机搭建效率工作流
- 引领智能运维!全新FortiAIOps 3.0重新定义IT运营
- 得瑞领新闪耀2025全球闪存峰会:D8000系列斩获创新大奖,强势赋能AI时代数据基石
- WAIC 2025 | SHIXP将与PPIO共建分布式智算枢纽平台
- 2025 WAIC落幕,深谋科技以技术与落地破局具身智能赛道
- AI赋能基层“智治” 湖北移动打造数字乡村治理新样本
- AI重磅奖项揭晓!用友大易荣膺人力资源服务业AI25强及思旗奖
- 中国最大黑客松AdventureX 2025杭州启幕,涂鸦赋能青年开发者引爆Physical AI变革
- WAIC2025:澳鹏发布新一代技术平台矩阵 助力大模型垂直应用落地
- 共建AI PC企业服务生态,京东政企业务携手高通打造骁龙AI PC生态科技日
- 2025 WAIC“智算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 论坛圆满落幕 共绘智算生态新蓝图
- 四维图新亮相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以AI新基建与数据闭环赋能智驾新范式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神州云动CRM亮相2025浪潮AI向新 数字企业创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