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邂逅少儿经济 陪伴机器人能否C位出道?
2018-11-21 21:36:00爱云资讯1273
如果说AI作为当下创投圈的“显学”,那么AI+少儿市场的体量更是不容小觑。少儿市场很奇特,虽然该群体没有消费能力,但是消费市场却数以万亿。面对如此丰腴的金矿,又将演绎怎样一出的夺宝奇遇记?
AI邂逅儿童市场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想把时间留出来陪伴孩子们长大,但迫于工作生活的压力,也得出去赚钱养家。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两全之道——陪伴机器人。它可以当做儿童的“玩伴”,能够独立行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玩家推出陪伴机器人,如:子歌的 Mento 机器人、乐橙机器人、巴巴腾等。
不过现在的儿童陪伴机器人功能还比较简单,无法为孩子完成复杂任务,但有人表示,人工智能、处理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能让这些简单的机器在今后两年陆续面世。至于这些机器人能否立刻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想要的只是趁此机会在真正有用的自动化技术领域取得先机。
不久前,优点科技CEO刘江峰曾指出他所看到的家庭机器人行业乱象表示,“现在卖得最多的家用陪伴式机器人,基本上采用近似于传销、微商的模式,用户黏性不高,我觉得不会持久。”
在笔者看来,这一类的家庭陪伴机器人之所以粘性低,要靠非正常的渠道途径走货,一方面是面对的C端群体“非理性经济人假设消费”优势。毕竟对于B端群体来讲,购买决策理性化,倒逼商用机器人相对更成熟。不像C端用户,“剁手党”为主,脑袋一热,非理性消费较多。而另一方面,受市场容量制约,边际研发与边际生产成本C端要远远高于B端。
运营第一,AI第二
AI儿童市场,有AI很重要,可是AI并不是第一位。市场需要来一场“袪魅”,袪AI的魅,回归到运营成面。
如果按照产业周期来划分的话,整个AI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技术层为算法平台,应用层则是AI向各传统行业的渗透各种应用。
通过总结海外科技巨头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可以发现:AI 基础层(算力支撑)中,NVIDIA、Mobileye 的AI 芯片盈利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Intel 耗费巨资并迅速转型AI 芯片;亚马逊、微软云计算业务也已引爆。在AI 技术层,算法龙头技术底蕴深厚,持续引领AI 前沿,并加速各行业数据资源变现;而在AI 应用层,Facebook、苹果的语音/图像/助理等领域的盈利模式尚不成熟,但未来垂直领域发展空间巨大。
要做好技术,但是又不能唯“技术论”不然,难免陷入“技术沙文主义”,技术之外,内容同样重要。
产品模式管道化
按照产业周期来讲,儿童AI市场,属于处于技术后战场,属于商业落地场景而非技术为主的场景。因此侧重运营,AI技术只是工具。
犹记得前几年,市面上骤然兴起一阵“硬件免费”热,尤以红衣大炮周鸿祎最甚。可是过阵子,老周出来反思,硬件免费逻辑走不通。
尽管硬件完全免费走不通,可是硬件薄利甚至部分亏损,通过软件获利,通过用户覆盖量的广告变现却是大行其肆。智能电视如是,智能音箱如是,以小米为首的,硬件利润保持5%以下的所谓“互联网公司”更如是。
诚如斯言,这一模式在很多领域却是畅通无阻,毕竟,正如李彦宏所说的“中国人根本不在乎隐私”,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泄露,用户开始关注数据泄密。
用户的焦虑源于不信任。一个陌生的精准营销来电,就足以摧毁数据保管者辛苦搭建的公信力。
公民的身份、通讯、网络行为等每天都产生海量数据,被各类机构和企业收集、存储,产生可能的泄露源头。公众焦虑已形成一个“塔西陀陷阱”,这既来自隐私失控的现实,也来自信息收集的信息不对称。
如果儿童信息泄露更是不堪设想。之前曾有媒体报道,儿童智能手表定位系统存在漏洞,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随即儿童智能产品下滑明显。
因此,在笔者看来,鉴于用户群体的特殊性,把儿童AI硬件或者软件当成管道,不要通过管道所产生的数据,内容赚钱,采取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更加稳健,避免了系统性风向。
相关文章
- AR智能眼镜催化万亿市场,Meta/微美全息驱动“AR+AI”产业生态爆发式增长
- 华硕无畏家族跨界联动《凸变英雄X》:有信赖,更热AI
- 全流程AI赋能,重庆首个美的灯塔工厂照亮中国水机前行之路
- 燃梦绿茵,智联未来,大连移动携手华为打造5G-A×AI数字球场
- 白皮书发布会:空调行业新标准 海信AI技术让空调能耗下降41%
- 从防伪溯源到智能协同,动码印章借AI之力重塑酒业生态
- 拒绝机械化互动!云知声兽牙AI Agent功能上新,开启智能协作新时代
- 腾讯云AI存储解决方案持续升级,为AI全业务场景提供全面支持
- 星汉大模型2.0:AI大模型浪潮奔涌 大华股份呈交“智能答卷”
- Flat Ads:透视中国AI出海战略,看豆包、腾讯元宝、美图相机如何占领市场先机
- 动码印章搭载AI引擎,筑牢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安全基石
- 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神州数码AI破局,构建车企AI增长点
- 云轴科技ZStack CTO王为@中国GenAI大会:AI原生实践重构AI Infra新范式
- AI+教育,浩鲸科技参加2025高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发展论坛
- 摩尔线程与松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国产GPU+物理AI仿真打造具身智能开发“新底座”
- 广和通与实丰文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建AI产品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