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9-01-04 15:55:54爱云资讯914
问科技领域最为火热的词汇,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人工智能”;要说与人工智能最为密切的核心产业,相信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智能机器人”。的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升级,并持续深入应用,传统机器人产业开始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智能机器人逐渐成为市场“宠儿”。
目前,在世界各国,“机器换人”都是制造业主流趋势。不仅如此,智能机器人还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医疗、交通、安防、电力等诸多领域,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与市场潜力。因此,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以及转化应用,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走向发展壮大,将成为各国接下来的关注焦点。
如今,崭新的2019年已经到来。在新的一年的,人工智能领域将有何新趋势?智能机器人产业又将向何处发力?值此新年初始、万象更新之际,中国智能制造网特推出系列文章,浅谈人工智能发展点滴。今天推出产业篇其一: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发展需“三管齐下”
当前,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全球各大经济体的竞争高地。为了不断增强在人工智能国际竞争方面的话语权,我国亟需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打造具有创新硬实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最为主要的应用场景,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具体来看,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从三方面同时发力:
一是要攻克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专用传感器。长期以来,我国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与专用传感器发展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市场被国外品牌所持有。因此,要想打破这一桎梏,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取得新突破,就必须“对症下药”,填补最大不足,着力解决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与专用传感器研发创新问题。
二是要加快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眼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重要发展契机,各类智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开始陆续面世。为了把握市场机遇,增强行业话语权,我国亟需加快推动这两大热门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并逐步实现大规模应用、打入国际市场。
三是要加快研制和推广空间机器人、海洋机器人、极地机器人等特种智能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之外的重要机器人门类。随着智能机器人发展不断提速,特种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也加速推进,并且诞生了一系列运用于太空、海洋和极地环境的专用产品。推动特种智能机器人的研制与推广,将有利于我国形成全面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并在上述特殊领域树立更强竞争力。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走向发展壮大,除了需要在产品研发与推广方面继续发力外,还需要高度重视标准规范的完善。从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标准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从宏观角度而言,为了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避免出现无序竞争、低端化倾向等问题,维护企业生产安全与消费者使用安全,需要加快建立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和安全规则,确立核心规范准则,以更好地巩固产业基础、引导行业发展。
从细化角度而言,智能机器人标准规范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最为主要的当属智能机器人硬件接口标准、软件接口协议标准以及安全使用标准这三大标准。因此,完善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可以从上述三个标准入手,逐步建设完成整个标准生态,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茁壮成长、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相关文章
- 五金不再“传统”!BOS Cloud帛丝云商助力拓臣科技开启智能新时代
- 从“怕衰减“到“放心用”:揭秘绿源智能超续航的科技密码
- 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开幕,微美全息加速领航AI+具身智能新赛道
- 小米AI眼镜携手明月镜片,发布下一个时代的智能设备
- DXOMARK 发布第六版智能手机影像测试基准: 着眼用户真实体验,全面升级评测体系
- 数据为笔绘少年答卷!2025 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复评答辩完美收官,决赛蓄势待发
- 亿航智能、ADIO和MLG合作在阿布扎比公开试飞eVTOL,拓展中东低空经济新航道
- 轻帆云ITSM智能知识库,助力企业运营创新与服务价值提升
- 中国移动和华为AI核心网荣获GSMA AMOs“亚洲最佳人工智能创新奖”
- 重磅发布!全应科技 IDIC 数智一体机,让工业迈入AI智能时代!
- 全球首批!安脉盛跻身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MINDS领袖阵容
- 首批!凯美瑞德入选中国信通院《AI Agent智能体产业图谱1.0》
- 米乔人体工学携手智能系统工效学设计与评价标准工作组,共同制定标准新方向
- 破解“深圳速度”睡眠困境,舒达智眠中国行携AI智能床开启「躺鉴会」
- 华为智选焕新鸿蒙智选,与首批智能终端精品伙伴IAM共赴星辰大海
- 芯驰科技与罗姆罗姆联合开发出车载SoC X9SP参考设计, 配备罗姆面向SoC的PMIC,助力智能座舱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