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中国移动今年Q3将启动SPN现网试点
2018-05-09 18:31:29AI云资讯1202
在今日召开的“5G承载技术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晗透露,中国移动将在今年Q3启动SPN现网试点,以支撑5个地市的5G试点工作。
据李晗介绍,目前厂商的SPN设备已经陆续入场进行测试,如果测试顺利,中国移动希望年底在18个城市进行更大规模的试点。
5G需要全新的承载技术标准
5G传输需要满足大带宽、低时延、高同步等,这就导致设备需要更替,芯片需要重新设计。
李晗表示,一带传输管两代无线,中国移动PTN是从3G到到4G都在承载,但那时带宽是10倍的增长,但到了5G带宽直接增长1000倍,整个带宽和硬件设备都不能支撑了。
在时延和同步方面,时延一直是运营商比拼的重点,但时延最终的天花板主要就是在传输层面,提升时延只能是采用新的技术。
从需求的角度需要5G的承载进行变革。目前业界也不断出现新的传输技术如FlexE、FlexO、SDN等,以前把这些技术通过老的网络上升级,只能达到一些接口上的效果,而不是一个端到端组网的效果。中国移动认为,应该有一个新的技术来支持5G的到来。
四大因素促使中国移动提出SPN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在考虑5G承载架构设计主要考虑四个因素。一是,5G RAN架构,3GPP5G RAN功能切分定义了CU、DU两级架构,导致5G阶段站型多样,不再主要是回传,而是前传、中传、回传网络将并重,多业务支持。
二是,5G CORE架构,5G网络中UPF及MEC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部署, MEC之间的流量需就近转发,需要城域网L3功能下沉到汇聚层,甚至接入层,L3域增大,对组网造成很大影响。
三是,5G网络分片及垂直行业低时延业务需要降低端到端的时延,要求每节点支持极低转发时延,需要既支持硬隔离,又支持软隔离,实现软硬切片。
四是,5G基于SDN架构,需要考虑引入控制器及Orchestrator, 需要通过标准接口及信息模型实现各层解耦,同时要考虑管控系统管理大三层网络时的性能问题。
为此,中国移动提出SPN技术标准,其可满足大宽带增强10倍、时延降低10倍、单比特成本下降10倍的需求。
推动SPN成为全球5G承载标准
在通信领域,一个标准只有成为全球性的标准,得到产业链中众多企业的支持才能获得市场。为此,中国移动在不断推动SPN成为事实标准的同时,更是努力推动SPN成为全球5G承载的标准。
在最近的ITU大会上,中国移动主导的5G承载标准立项,并成立了STN、MOTN两个新的承载技术的项目组。
这不仅让SPN获得国际认可成为了可能,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次5G承载的会议,基本上文稿包括技术都是中国提出,而且技术都是中国原创,这让中国成为全球5G承载发展的引领者。
相关文章
- “智焕新生,共创AI+农业新时代”——中国移动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携手华为打造国内首个全场景自智网络样板间,共启网络数智化新篇章
- 思特奇亮相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数智创新引领运营商服务转型
- 中国移动携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 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 移路有AI丨华为亮相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发布下一代家庭智能终端系列产品
- 星火万象,智创AI+生态|科大讯飞亮相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 浩鲸科技亮相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携手共创AI+新未来
- 东软亮相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 共拓全球AI+市场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引领信息通信融合创新 筑牢“AI+”时代数智根基
- 中国移动×宇视科技,三大AI+板块解锁数智新局
- 研投协同结硕果:信而泰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国产化万级终端模拟器XWU-S100
-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中天、亨通等合作伙伴,揭牌成立 “中国移动5G-A新型工业网络创新示范区”
- 中国移动打造可靠AI算力底座 实现智算集群万卡长稳运行新突破
- 从技术到生态:英特尔与中国移动咪咕合作升维,聚力共赢超级体育赛历
- 共赢26载!亚信科技+中国移动,携手成就协作典范
- 闪回科技屡获中国移动认可,携手深化绿色循环经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