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刘庆峰:人工智能时代比拼“产业集群” 中国声谷地位重要
2019-12-20 11:33:05AI云资讯891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在公开场合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作了判断。他称人机交互更从原来以键盘触摸为主,进展到以语音为主、以键盘和触摸为辅的人机交互的全新时代,语言的交流是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核心问题。智能语音以及中国声谷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悉,去年7月份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17年11月设立四大人工智能的国家级平台,科大讯飞和BAT各自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其中科大讯飞负责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牵头建设。
17年5月10号,工信部部长苗圩来到安徽,代表工信部跟安徽省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国声谷的升级版”。
刘庆峰在演讲中称,为什么智能语音以及中国声谷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两大核心原因。
第一,IT产业的发展,就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以万物互联为代表的物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设备是没有屏幕的,以穿戴式设备为代表;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在几米之外操作,以智能家电为代表;越来越多的设备是要在运动情况下使用的,以车载和移动终端为代表。所以人机交互更从原来以键盘触摸为主,进展到以语音为主、以键盘和触摸为辅的人机交互的全新时代。
其次,是因为产业变革的突破机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机会,使对语音的关注上升到了如此重要的战略高度。今年两会,“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中国宪法,也得到了更多的联合国相关单位和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同,而“一带一路”作为人类未来全新的工业革 命和产业发展的合作平台,都需要人们语言上的相互交流,从而合作互信,才能够共同发展。因此,语言的交流是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核心问题,而机器翻译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路径,目前科大讯飞的机器翻译现在已经可以进行33个语种的翻译,即将推到上百个语种。
刘庆峰称,基于顶尖的技术能力和产业落地的能力,安徽才会得到国家、各部委和产业界的重视。在人工智能时代,绝不是单个企业的市场,比的是产业链,比的是产业集群。目前围绕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截止到今天已有80多万家开发团队,每天的使用量超过45亿人次。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依托科大讯飞,安徽合肥一直致力于做大做强“中国声谷”。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声谷”已聚集企业237家,形成了覆盖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客服、穿戴式设备等的完整产业链,从业人员超6万人,先后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粒子空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大“国”字号招牌。
根据合肥市发布的消息,2017年,合肥市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产值(含工业和服务业)510亿元,实现增加值超180亿元,同比增长55%。今年一季度,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产值约161亿元、利税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2%、14.8%,新增方正信息、中电国康等19家企业落户。
目前合肥市智能语音产业园项目(近期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建设进度加快,其中核心园、孵化园的研发中心楼、讯飞A3楼均已完工,预计今年投资7亿元的研发群楼和投资1亿元的孵化园二期建成后,“中国声谷”办公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中国声谷”服务综合体、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中科类脑开源平台三大公共服务平台进展顺利,预计年内实现各平台相继投入使用。
相关文章
- 科大讯飞“AI+教育”产品全新升级
 - 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启幕,星辰智能体架构成焦点
 - “工具”到“伙伴”:科大讯飞展示大模型如何助力教育减负增效
 - 科大讯飞发布“懂你的AI黑板”——与AI同窗,让师生共鸣
 - 更懂教育的AI:科大讯飞AI黑板再进化
 - 科大讯飞全球新品发布会:以AI本地化部署助力中东政企数字化转型
 - 星火万象,智创AI+生态|科大讯飞亮相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 科大讯飞同传大模型再升级,上海、迪拜同发讯飞AI翻译耳机
 - IDC发布中国AI翻译技术评估报告:科大讯飞8项评测全部第一,6项满分领跑行业
 - 科大讯飞联合团队成果登上核聚变领域顶刊《Nuclear Fusion》
 - 科大讯飞“录焕星生”录音笔用户沙龙在京举办,共话智能录音新体验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科大讯飞用十项“黑科技”破解制造强国密码,发布羚羊工业大模型3.0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发布“星火教育、医疗大模型场景一体机解决方案”
 - 科大讯飞赋能史上最“AI”东博会:打造全场景无障碍沟通体验,发布东盟系列产品
 - 今天AI唱主角!科大讯飞发布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底座及系列AI产品
 - 科大讯飞亮相2025服贸会多个展馆,讯飞星火大模型引领AI+产业融合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