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即将发布智能硬件质量和5G通信指数两大报告 全面关注用户体验助力5G发展
2021-01-22 07:43:58爱云资讯701
2020年5G商用迎来大爆发。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1.63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218款,这意味着以5G手机为代表的泛智能终端已经成为公众市场的"刚需"。不过,什么样的5G手机最值得入手?哪些应用和功能最新潮?这些问题急需一份专业、客观的分析报告来守好"品质"关。
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将将于近日发布《中国移动2020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二)》、《中国移动5G通信指数报告(三)》两大报告,内部人士透露这两份报告将聚焦新技术、新终端、新业务的发展现状,非常值得关注!
NO.1 《中国移动2020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二)》
据了解,《中国移动2020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二)》将聚焦技术演进、质量提升、新业务带给用户的体验提升,不仅包括5G芯片、WiFi6路由器、手机WiFi6性能等新技术相关的专题,还包括5G手机、手机摄像头、手机游戏等终端质量专题,以及VR头显、无人机、北斗定位等热点业务和产品专题。
当下,90后年轻群体已经成为消费主流,对于这一代消费人群,消费观念多元化且新潮,因此该报告涵盖的测评领域、品牌和产品种类正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如5G手机综合评测中,选取了包括华为、vivo、OPPO、苹果、三星等12大品牌41款手机通过百余项测试指标进行质量评价;无人机评测选取行业内知名的大疆、道通、哈博森等品牌,聚焦图像性能、飞行与图传、悬停续航、操控易用性等四大维度归纳总结各品牌产品性能指标。哪家的产品最好?性价比最高?通过该报告,用户可以得到最靠谱的购买指南,厂商也能洞察到产品的不足,带动产品优化升级。
NO.2 《中国移动5G通信指数报告(三)》
伴随着5G商用规模部署,我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迈上新台阶。今年5G"新基建"政策火热,将加速带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转型,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次即将发布的《中国移动5G通信指数报告(三)》将重新定义产业质量标杆,为产业发展明确优化路径。
据悉,该报告将选取2020年6月-11月上市的四十多款5G手机进行5G通信能力评测,延续通话性能、数据传输性能、功耗性能、关键性能四大评测维度,对入选终端进行滚动排名,评出优势产品名单。2020年,中国移动一共发布了三期通信指数报告,本次发布包括对2020年5G终端发展趋势的分析,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一直以来,中国移动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平台和资源优势为行业和用户提供专业分析报告,与市面上良莠不齐的各类型报告相比,具备专业性、客观性、多样性的样本数据,报告的准确可靠性得到有力保障。
如果您想了解具体内容,可持续关注我们后续更详细的报道!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移动AIoT玩具智能体平台重磅发布
- MWCSH 2025 |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发布网络运行大模型2.0
- 中国移动“混沌宙元”量子计算实验室开放日成功举办
- 中国移动和华为AI核心网荣获GSMA AMOs“亚洲最佳人工智能创新奖”
- 中国移动曹蕾:5G-A×AI智启信息消费新纪元
- 中国移动绿色照明解决方案引领停车场照明节能新潮流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AI赋能自智网络加速迈向高阶自智
- 中国移动联合乐聚发布业界首款5G-A人形机器人
- 荣耀与中国移动达成AI终端战略合作:生态共建 加速AI落地
-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斩获全球首届“GTI&GSMA新通话×AI挑战赛”一等奖
- 中国移动与荣耀宣布AI终端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AI终端生态建设
- 中国移动发布“万象时空”产品体系 构建空天地一体智能服务新生态
- 中国移动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中国移动设计院完成全国首个F/A SUL外场技术验证
- GSMA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移动运营商首次实现碳排放下降
- MWC上海展观察:中国移动5G新通话开启AI通话新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从灵感到成片 三星Galaxy S25 Ultra让影像创作更高效
- 芯原推出经市场验证的ZSP5000视觉核心系列,扩展其面向边缘智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IP组合
- 从双城救援到DJI FC100发布:大疆无人机重塑应急救援新方式
- 大朋VR AI眼镜预发布,从 VR 领航者到 AI 穿戴开拓者
- 录音界的“黑科技”!索尼ICD-TX660:专业录音、高效随行
- 重磅!方芯半导体推出国产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原位替代Microchip LAN9252/9253/9254
- 大疆发布旗舰级运载无人机DJI FC100:80kg载重、9分钟快充,开启无人机运载新时代
- 智能健康领域新突破:Ulook脑机智能眼镜正式上市,重新定义“眼-脑-心理”联动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