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加速器“芯动能”圆桌研讨会:产业生态打造与云上发展
2021-04-24 08:24:23AI云资讯598
芯片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的进一步深化,政府、高校、企业、投资人等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这个赛道。
4月20日,在阿里云加速器“芯动能”圆桌研讨会上,云锋基金创始合伙人、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志峰,首创高科产业协同总顾问张正华,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电子首席分析师郑震湘,中芯聚源董事总经理陈绍金,深圳前海硬之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六七,阿里云加速器创新图谱负责人李博,围绕国内芯片产业发展及云计算对产业影响等层面进行了深刻探讨。
谢志峰:
谈产业原始创新:芯片产业需要全球产业链支持,我们要融入全球产业链,不要闭门造车,要注重原始创新,比如芯片制造设备、原材料和耗材、芯片制造在线检测技术和设备等。
谈云计算对产业影响:云计算以及AI应用将大大增加芯片的需求量,降低芯片开发成本。一方面芯片公司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另外一方面,云厂商也要给国产芯片公司试错的机会。
张正华:
谈产业园区打造:专业化园区打造,产业定位是基础,产业运营是核心,产业服务是灵魂。 多元化的空间设计、立体化的产业服务体系、覆盖企业全周期成长的投资体系,实现园区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让企业在园区更好的发展、产业与城市更好的融合。
谈云计算对产业影响:云计算造就了中国很多芯片企业,对整个芯片产业来说是巨大的推动,未来也会是非常看好的赛道。
郑震湘:
谈资本市场:2017年谈产业创新时,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市值总共才1200亿,到2020年7月份,整个半导体产业公司市值达到4万亿,最近大部分芯片上市公司业绩都超预期。经过三年,中国半导体的核心龙头证明自己也是可以挣钱的,并且可以挣很多钱。
谈云计算对产业影响:云计算助推产业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疫情常态化后生活工作模式还是会继续。最近造车很热闹,车用主芯片、射频芯片、模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提升,云计算是很大的驱动力。
陈绍金:
谈股权投资:目前芯片产业中后期项目数量相对有限,而且未来盈利空间有下降的趋势。我们要更多地从中小企业布局,培育种子和树苗,产业在未来五至八年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浪潮。
谈云计算对产业影响:所有的科技发展都是以人为本,以什么最合适的方式满足需求。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助力推理芯片、训练芯片等的进步,也指明了我们应该关注的方向。
李六七:
谈缺芯现状: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和不安全感会导致大量备货,企业双倍甚至三倍的下单,晶圆厂抓的是真实需求,一是优先级排序,二是挤水分。我们认为缺货的情况会持续到明年,建议:
(1)芯片短缺已经大面积影响到中小型高速成长的新硬件企业的发展,希望芯片原厂关注并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是中国硬件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强烈建议中小型硬件企业,从设计阶段就考虑使用更可控的中国芯,更早的寻求专业的元器件供应链公司做好器件选型和供应链计划,避免未来不可控的供应链风险。
谈云计算对产业影响:在电子产业的数字供应链和智能制造领域要做事情,本质前提是所有东西必须数字化,才有可能智能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本质上都要用到云计算。
嘉宾们一致认为,要推进中国芯片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推动产业生态培育、加大创新力度是重要的抓手。而产业生态,需要政策引导、产业龙头企业扶持、投资机构等多方协同。阿里云加速器发掘赛道的优秀企业、依托阿里巴巴产业资源及诸多生态伙伴资源,为创新创业企业赋能和加速,是有价值的模式探索。
相关文章
- 阿里云与Omdia联合发布AI安全报告,引领构建全新AI安全范式
- 阿里云 2025首届「AI安全」全球挑战赛完美收官,展现大模型安全攻防新高度
- 模型即服务,应用即未来:阿里云助力中小企业AI应用规模化落地
- 叫叫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 让教育更“懂孩子”
- Zenlayer 亮相 2025 云栖大会,荣获阿里云首批云网络产品能力认证伙伴
- 在阿里云上,跑出中小企业AI应用规模化的“加速度”
- 亚信科技、阿里云达成“能力中心”合作,联办大模型论坛
- 德明利亮相阿里云栖大会,首秀企业级存储产品及解决方案
- 英特尔助力阿里云推出多款云实例与存储方案,共筑AI时代云端算力基石
- 方直科技与阿里云达成AI全栈战略合作, 开启儿童智能陪伴新征程
- BetterYeah AI联手阿里云推出电商行业AI Agent解决方案
- 汉数科技携手阿里云,打造 AI 大模型时代的高质量数据云
- 德勤、SAP、阿里云联手发布“智企三百计划“
- 值得买科技携“海纳”MCP Server亮相阿里云栖大会,驱动AI应用生态协同创新发展
- 阿里云发布全新AI员工“万小智”,赋能中小微企业开启智能经营时代
- 科技向善 AI兴实 | 中兴通讯亮相2025云栖大会 携手阿里云共建云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