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场景赋能央视等融媒体 科大讯飞AI虚拟主播技术成熟领先行业
2019-07-27 16:10:18爱云资讯986
最近,在“人民智播报”微信公众号上,有位叫做“果果”的AI虚拟主播都会准时“上岗”,为观众播报国内外热点事件。虽然是借助人工智能创建的虚拟形象,但从外形与声音来看,“果果”都像极了人民日报社主持人果欣禹,甚至还被果欣禹夸奖道:“比我端庄多了。”
说到虚拟主播,不少网友在此前都或多或少对这项技术有所耳闻。得益于人工智能,虚拟主播不仅能够丰富新闻播报的制作呈现方式,同时也能够为真人主播省时提效,帮助真人主播分担工作任务,以便去完成更多富有创造性的深度专题报道。
时下,虚拟主播包含的视觉及听觉产物类型较为丰富,已知的虚拟主播包括虚拟歌姬、FM电台虚拟主持人、新闻联播主持人、电视栏目主持人等。
这些虚拟主播在不同场景应用的不同技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内容生产场景下的文本输入自动化输出技术;二是直播交互场景下的虚拟主播及变声技术,能够产生更为生动的节目效果,并且不依赖于某个人;三是直播交互场景下的纯机器自动技术,能够与更多硬件、虚景相结合,其自动应答效果目前还有更多继续优化的空间。
据悉,去年5月科大讯飞旗下的讯飞智声平台的AI语音合成技术对康辉老师的声音进行合成模拟,打造出全球第一个虚拟主播形象“康晓辉”。在CCTV 13的特别报道《直播长江》中,“康晓辉”凭借绕口令,记者对话连线等表现深受大众喜爱。
其实,这一举动在当时的行业中实属首例,“康晓辉”作为第一款应用变声技术的虚拟形象,可实现动作与沟通的交互,相较于纯文本预先合成的虚拟主播更有灵活性机动性。作为开辟虚拟主播先河的科大讯飞,近年来仍在探索虚拟主播的落地应用,并在以上三类场景中都推出了相对成熟的产品落地应用。
先来看内容生产场景,例如在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智播报”微信公众号中,每天都会有虚拟播报员为读者带来有声新闻报道。基于科大讯飞强大的语音合成技术,依靠纯语音合成技术,这些虚拟播报员可以将文字转换为声音,贴合当下用户阅读习惯进行播报。
而在直播交互场景下,除了亮相央视《直播长江》特别节目的“康晓辉”之外,还有讯飞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了首个AI虚拟记者“通通”,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推出系列视频《A.I.记者“通通”游世界》,在视频中带领观众游历“一带一路”沿途的风土人情、探索见证“一带一路”带来的改变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硬件结合方面讯飞也做出了大胆的探索。今年两会期间,深得著名主持人记者白岩松“亲传”的AI记者助理“小白”作为代表选手,它能与人直接面对面交流,声音与白岩松老师的声音相似度极高,就连白岩松本人都称赞其声音“唯真性高”。
“小白”之所以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白岩松老师,主要归功于个性化语音合成技术 ,而这恰恰是科大讯飞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 AI 赋能 ,科大讯飞可以使机器摆脱机械化的发音 ,发出和真人一样抑扬顿挫的声音。
随着人工智能与5G的到来,不难推测出,在未来虚拟主播应用于广播电视的频率会更高更快,场景或许也会从日常新闻资讯延伸至天气播报、突发事件等内容。不仅是虚拟主播,还会有AI+家居、AI+交通、AI+医疗、AI+教育等生活化场景。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落地产品仍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
- 科大讯飞新一代智慧课堂发布:从工具到伙伴,AI激活教学生命力
- 科大讯飞亮相GITEX ASIA 2025,全球首发本地部署大语言模型一体化方案
- 科大讯飞加速布局鸿蒙生态:鸿蒙版讯飞输入法、讯飞听见新版上架
- 科大讯飞与天合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科大讯飞与上海健康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留学智囊上线!科大讯飞联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推出“出国留学助手”大模型
- 科大讯飞亮相消博会,以AI创新推动价值消费
- 科大讯飞助力打造安徽检察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 科大讯飞获得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科大讯飞与常熟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绘智慧新篇章
- 内容筑梦,2025科大讯飞AIGC创作之夜在成都圆满落幕
- 智启未来,共筑南海人工智能新高地 | 科大讯飞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成立
- 人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赵鹏一行莅临科大讯飞考察交流
- 科大讯飞携手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人工智能平台,助力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
- 强强联合!科大讯飞×华为云MWC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战略签约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率先实现国产算力大规模跨节点专家并行集群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