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物联设备撬动智能化创新,联想构建新增长引擎
2019-11-29 10:05:25爱云资讯934
上班通勤时,有无人驾驶的接驳车从站点接送员工到公司;工厂质量检测中,有工业摄像机和传感器实时进行产线产品的监测与分析;餐厅运营中,有智能物联网设备全程采集能耗数据,为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有效的建议……
快速、高效、智能--这是智能物联网的勾勒出的未来图景,也是联想努力的愿景所在。正如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业务总经理刘征所言,“智能物联网正在成为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的前沿和中心,它正在加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生产流程之中。目前,联想智能物联设备在包括制造、零售、交通以及医疗行业在内的30多个行业场景落地应用,并初步形成了联想智能物联设备产品组合。”
智能物联无处不在,联想全线布局满足全行业需求
事实上,智能物联网早已不是停留于纸面的空泛概念,5G技术的成熟开启了商用场景应用的无限可能。据估算,到2025年,包括智能制造、健康医疗、物流交通、连锁零售、公共事业在内,各行业智能物联网的需求将至少达到1750亿美元。
与此同时,联想自身也率先开启了智能化转型,布局智能物联网领域。如今,联想的产品组合布局已全面覆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三大方面--从基于通用传感与通信架构的数据采集终端ECS系列,到传输领域中具备超强性能、超小体积的联想自研边缘计算网关ECG-Nano,再到数据处理环节中,包括工业计算设备ECI、嵌入式计算设备ECE、计算一体式计算设备ECP、计算板卡ECB在内的多样定制化终端……联想的智能物联设备充分发挥了“小、快、灵”的核心竞争优势,成为了生产“数据燃料”的重要基础,并在众多行业中获得应用。
在制造业, 联想以机器视觉设备来检测产品缺陷及产线监控,并通过部署在边缘侧的工业计算设备为MES系统采集生产数据,从而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在零售业,联想自研的机器视觉技术方案和智能物联网关设备,正在以更高效的方式帮助无人商店的落地与运营;在交通行业,联想开发了可在户外严苛环境下稳定运行的嵌入式计算设备,适用于ETC收费、无人值守闸机、车辆辅助驾驶等多个场景需求。
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联想以终为始推动行业智能化创新
推动行业智能化创新不能仅靠单打独斗,想要在智能物联网领域走得好,走得稳,走得长远,就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并满足市场需求。
在陪伴中国各行业推进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深度的合作伙伴,联想切实感受到了企业面对的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由于各行业中的需求场景呈现多样化、碎片化的特点,智能物联应用难以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另一方面,复杂的、不同协议类型的数据对采集、传输、处理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台需要更加开放的生态支撑,以适应种类繁多的应用场景。
面对这些需求,联想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行业智能硬件开发平台--Leez,这一开放性的平台将方便各行业客户围绕不同场景构建定制化的智能物联网应用,以更强的扩展性能和更低的运行成本,让智能化改革落实到具体的应用层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Leez在基础软件层面提供了完善的BSP(板级支持包)和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等软件服务,可适配Android、Debian、Ubuntu等操作系统和丰富的开发工具,为应用软件的快速兼容奠定了基础。同时,考虑到行业客户多样化的应用场景,Leez可帮助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对硬件规格进行定制设计,也可以对核心板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此外,Leez还支持摄像头、屏幕、数据采集、通信设备等硬件外设,并适配了包括Modbus、MC、Fins、MEWTOCOL在内的多种标准工业协议,极大提升了平台的灵活性及适用性,帮助客户降低硬件开发门槛,有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以成果说话,联想撬动商业智能化创新
如今,联想智能物联网的版图已越拓越宽,并在包括制造、教育、零售、交通、医疗在内的30多个行业中顺利落地。在南极极地研究中心长城站,联想以物联网生态布局、智能设备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为身在南极的科考队员们构建“智慧科考”的工作环境;在光大银行,联想为其量身打造了第一家具有超市形态的新型网点“伴客易”,以光大银行超市中机器视觉的无人结算台,完成与银行惠生活积分系统的对接,为购物消费提供更多的便利;在人流量大的医院场景,联想以人脸识别解决方案提升门禁打卡效率,通过自研的ThinkFace人脸识别平板与人脸识别算法,为医院带来了人员管理的轻量化体验。
与此同时,联想在智能物联网领域也已凭突出表现获得市场认可。2019财年第二季度,联想的智能物联网设备及方案较去年同期增长达858%,并面向10个垂直细分子行业顺利形成销售,已然成为又一个发展的强劲引擎。
完善产品组合布局,关注每一家企业的智能化需求,充分积累各行业的智能化经验,在这条变革之路上,联想还将走得更远。在未来,联想将继续全力以赴,持续聚焦智能物联网,将35年来的资源积累与技术优势全面整合,致力为全行业客户提供所需的智能物联设备,为各行各业的应用创新铺设智能化基石。
相关文章
- 五金不再“传统”!BOS Cloud帛丝云商助力拓臣科技开启智能新时代
- 从“怕衰减“到“放心用”:揭秘绿源智能超续航的科技密码
- 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开幕,微美全息加速领航AI+具身智能新赛道
- 小米AI眼镜携手明月镜片,发布下一个时代的智能设备
- DXOMARK 发布第六版智能手机影像测试基准: 着眼用户真实体验,全面升级评测体系
- 数据为笔绘少年答卷!2025 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复评答辩完美收官,决赛蓄势待发
- 亿航智能、ADIO和MLG合作在阿布扎比公开试飞eVTOL,拓展中东低空经济新航道
- 轻帆云ITSM智能知识库,助力企业运营创新与服务价值提升
- 中国移动和华为AI核心网荣获GSMA AMOs“亚洲最佳人工智能创新奖”
- 重磅发布!全应科技 IDIC 数智一体机,让工业迈入AI智能时代!
- 全球首批!安脉盛跻身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MINDS领袖阵容
- 首批!凯美瑞德入选中国信通院《AI Agent智能体产业图谱1.0》
- 米乔人体工学携手智能系统工效学设计与评价标准工作组,共同制定标准新方向
- 破解“深圳速度”睡眠困境,舒达智眠中国行携AI智能床开启「躺鉴会」
- 华为智选焕新鸿蒙智选,与首批智能终端精品伙伴IAM共赴星辰大海
- 芯驰科技与罗姆罗姆联合开发出车载SoC X9SP参考设计, 配备罗姆面向SoC的PMIC,助力智能座舱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