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徐元春:AI也拥有情感 算法将可实现内容产业多样化需求
2019-12-02 17:45:24爱云资讯1145
“用算法、机器来模拟人的右脑,让机器去拥有人类文化和艺术的创造能力,这可能是人类自己自认为最神秘和最迷人的一个能力,这也是我们探索的一个前进的方向。”徐元春说道。他表示,在探索人的创造力和右脑的时候发现,有几个东西要去理解:第一是关于数据的整理、数据学习。第二个是在创造的过程。研究发现,人类自己在学习和创造力的时候也要经历几个阶段,要进行大量的学习数据,然后重新再使用。
据悉,微软小冰从2017年开始,学习了中国从1920年开始大概519位现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大量的学习去掌握诗歌的创作能力。历经四代模型发展,从学习1920年—1946年中国现代诗人作品到1986年中国现代诗人作品,微软小冰的诗歌模型也从“悲伤“走向了”蓬勃向上“。在不仅仅是大量学习过去的诗歌,还会学习自己的作品后,微软小冰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修辞风格。
此前,微软小冰曾出版人类历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造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将寂寞、悲伤、期待、喜悦等1亿用户教会她的人类情感,通过10个章节以诗词的形式展现在诗集里。徐元春也在会上表示:“我可以100%的告诉大家说,写诗肯定挣不了钱。那它能做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种算法上的研究。当我们能够实现诗歌这样的创作能力的时候,其他的文本生成能力对我们来讲相对就会比较的简单。“如今,微软小冰已将诗歌方面的积累应用在现实场景,助力多家上市企业在5秒以内将所有摘要信息推送给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在实现文本创作之后,微软小冰开始探索在图像生成领域的创作能力。通过学习400年间约236位人类优秀画家的作品,其把人类的绘画能力结构为三个模型:构图的算法模型、用色的算法模型和笔触的算法模型。当有了这个算法模型之后,机器拥有了通用的绘画能力,同时它也具备了在不同流派和不同画家的能力的复现,再加上可模拟人类艺术家灵感生成过程的灵感模型,它将能够接受用户的触发源,完成一幅绘画的创作。另外,她不是随机创作的过程,不是让机器生成一万、十万幅作品,从里面挑出一幅好的去给大家看,而是已经能够让整个模型稳定在高质量水平上。除了学习画派技能和风格以外,她还会把过去独特的人文视角带入。比如说,在进行工业时代的一些绘画作品学习后,微软小冰在画那个时代风格的时候会把那个时代空气中烟雾弥漫的那种感觉也能画进去。从壁纸、床品、衣服、时装、丝巾、笔记本、领带到首饰的设计,现如今,微软小冰的绘画模型已被反向应用在更简单的领域,一切现在能够在表面设计用户所需要图案和内容的领域,AI和机器通过算法都可以去实现。
徐元春最后说道:“今天我们只披露了我们在创造力里面的其中两项,明年5月份会宣布另外一项在创造力里面的进展。但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今天我们的时代正在走向算力越来越快,通讯能力越来越强,对内容和个性化极度渴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可能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人为的个体能够满足大家多样化的需求,这种情况下,AI就是未来的一个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 微软张祺:微软迎来50周年,回望初心,砥砺前行!
- 微软即将正式推出Recall功能
- 微软50周年之际:Copilot迎来重大更新
- 微软2025年度Xbox游戏发布会将于6月举行
- 微软计划独立开发人工智能模型以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 微软转身ToDesk亮剑:Windows用户终于等到远控的终极形态
- 微软推出具备深度推理能力的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
- 微软将推出游戏版Copilot,充当人工智能游戏教练
- 亚马逊首款量子计算芯片Ocelot亮相,微软/谷歌/微美全息竞逐加速量子行业成熟
- 微软推出医疗人工智能助手Dragon Copilot,手写病历的时代结束
- 微软为Mac发布了原生Copilot应用程序
- 微软宣布通过Majorana 1芯片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Scale AI语音识别技术落地微软,AI语音领域再添里程碑
- 微软组建CoreAI组织,打造端到端的Copilot和AI堆栈,以构建和运行AI应用程序及智能体
- 微软发布2025年AI预测:AI Agents将彻底改变工作方式
- 微软推出新款人体工学键盘 拥有超灵敏的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