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张杰:边云协同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多阵营加速构建生态圈
2019-12-31 14:32:01AI云资讯948
在“2019中国无线技术大会--5G/MEC/算力网络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级技术专家张杰表示,当前边云协同应用重点在视频处理、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方向进行探索,边云协同将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边云协同促进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辅相成,协同互补。”张杰指出,其中,边缘计算更适用局部性、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决策与执行;云计算更擅长全局性、非实时、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够在长周期维护、业务决策支撑等领域发挥优势。
当前,边云协同整体发展呈现活跃创新态势,已经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例如,新的应用领域,在娱乐、家居、车联、园区、物流、医疗、制造等领域开始应用;新的技术演进包括从集中式到分布式、重量级到轻量级;新的业务变革方面,从解决具体业务到推动企业转型。
“边云协同提出后,已经得到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是边云协同在现场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可编程性、资源管理等问题:一是计算任务难以跨平台迁移执行,现有应用程序与硬件平台紧耦合,烟囱式执行,导致应用计算任务难以在不同平台间动态迁移,云和边缘无法协作;二是缺乏适用于边缘侧的计算模型及编程方法,深度学习等复杂智能算法计算量巨大,需要专用硬件支持,难以在边缘侧零散计算资源上运行;三是零散异构资源难以统一利用,大量计算能力有限的节点广泛分布在生产各环节中,处理器、内存、磁盘IO等多种资源均对计算能力产生挑战;四是缺乏边缘计算体系统一架构,边缘侧设备类型呈现异构化、网络拓扑动态化、应用多样化的现象,在边缘计算的实时操作系统上,需要提出边缘计算体系统一架构。”张杰说。
目前,多阵营驱动边云协同发展,正在加速构建生态圈。张杰表示:其中,主宰云计算市场的巨头,依托云计算技术先发优势,将云计算技术下沉到边缘侧,构成“由上而下”的云边协同模式,着重点在人工智能算法的边缘部署;传统电信运营商,依托5G转型为产业整合商和业务提供商;设备商、工业企业等迎接市场机遇,依托更靠近用户和端侧设备的优势实践边缘计算,构成“由下而上”的边云协同模式;联盟、标准组织、开源社区等协同发力,打造边缘计算创新共享发展环境。同时,基于边云协同的产业合作趋势明显。
相关文章
- 信通院刘泰:人形机器人走近“智慧觉醒”奇点
- 嘉为蓝鲸参编信通院行业报告,为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 青云科技与信通院、焱融启动 AI 推理场景高性能存储技术推进计划
- 引领普惠算力新征程 九章云极DataCanvas首批首家通过中国信通院“普惠算力”能力测试
- 容联云携手信通院,启动“智能体服务生态共创计划”
- 青云携手珠海华发入选信通院 2025 可信云用户典型实践
- 青云科技入选信通院 2025 可信云技术典型实践
- 信通院曹峰:AI技术演进诠释“化繁为简”产业逻辑
- 星火大模型内容安全防护平台通过中国信通院“云上大模型内容安全防护产品能力评估”
- 浪潮KaiwuDB 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信通院数据库产业图谱,持续筑牢可信数字底座
- CACTER邮件安全入选信通院《数字安全护航技术能力全景图》,大模型网关引领AI安全新突破!
- 首批! 启明星辰大模型应用防火墙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安全”评估
- 锚定AI赛道!浩鲸科技深度参编中国信通院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标准
- 首批!凯美瑞德入选中国信通院《AI Agent智能体产业图谱1.0》
- 华为云五大案例入选中国信通院“2025政务大模型典型案例”
- 国内首家!商汤科技大装置万象获得中国信通院“大模型推理平台”最高评级认证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昆明市2025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赛项在飞虎实训基地精彩启幕
- 深之蓝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淡水水下搜救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获批发布
- 极客邦科技霍太稳荣膺 “中国企业培训行业 20 年特别贡献人物”:以 AI 人才培养破局企业数智化转型
- 模型选型专题系列 | 业界首个!元景MaaS平台上线《大模型选型说明书》
- 模型选型专题系列 | “一句话选模型”智能体,助你告别模型选型困境
- 吴文俊:以数学机械化照亮AI之路,精神薪火照亮创新征程
- 迎“人工智能+”政策东风!2025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即将落地常州
- 超千家AI企业“智汇”鹏城 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