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顾 | 2019年,餐饮机器人爆发式发展的背后
2020-01-21 17:16:09AI云资讯1142
从2010年兴起、2013年火爆,到2015年泡沫被戳破——机器人餐厅的辉煌仅存续了一年。
餐饮机器人技术与产品上的缺陷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产品纯粹是"噱头"、投资回报期不可观、技术不成熟,三大问题让餐饮机器人行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从2015年起持续降温,2016年触及低谷。
而到了2019年,餐饮机器人行业迎来了爆发——这足以成为餐饮机器人历史时间轴上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餐饮机器人的技术迈入成熟期,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更加完善,机器人定位精确度更高、减振性能更好,对餐厅通道宽度、平整性的要求降低,效率与稳定性大幅提升。
这一年,餐饮机器人研发企业普渡科技推出的产品售出5000台,覆盖全球超过20个国家的200余城市的2000多家不同品类的餐厅;而在头部企业之外,如擎朗、穿山甲等腰部公司出货数也在数百台,餐饮机器人商业化步伐全力迈开。
这一年,普渡科技机器人全年累计完成650万余次任务,配送托盘数超过1500万盘,相当于3000人1年工作量,直接节省了总计2亿的人力成本。
2019年,餐饮机器人无论是技术或是商业成果上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技术踏入成熟期,产品开始稳步迭代
当技术足以支撑产品时,餐饮机器人才拥有了市场。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机器人安全、稳定地运行是最基本且核心的要求。
在定位导航上,SLAM算法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以普渡科技为例,其打造的PuduSLAM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融合了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RGBD深度相机、IMU、编码器、超声波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让机器人能实现厘米级高精度与高鲁棒性的地图构建与定位,确保了机器人在餐厅这类复杂、混合场景的高效运行。
在避障能力上,3D避障正式进入餐饮机器人行业。通过激光雷达、RGBD深度相机等传感器与先进的感知算法,机器人能识别包括悬空物体、地面低矮物体等极端情况下内的障碍物,机器人的通过性和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在机器人调度协作上,分布式调度系统的优势显现。例如多机器人分布式调度系统PuduScheduler,通过去中心化、灵活自组网通信方案与算法架构,让每台机器人都可以与同一网络里的任意机器人直接通信,与其他机器人相遇时能快速计算并做出避让的决策。
技术的成熟还体现在稳定性的提升上。与其他场景的机器人相比,餐饮机器人对减振性能的要求极高,比如固态的菜品不能破坏摆盘,液态的菜品要防止液体倾斜程度过大和溅洒。
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普渡科技率先在行业开启了车规级的独立联动悬挂系统应用,能有效吸收地面不平带来的冲击,提高了对路况的自适应性和越障性能,增强了机器人整机运行时的平顺性。
2019年的餐饮机器人实现了全面的突破,随着技术带来的稳定性、效率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大幅提升,更进一步推动了餐饮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进程。
巨头进入,拉动市场爆发式增长
2019年,海底捞、呷哺呷哺两大火锅界的"杠把子"开始大范围引入餐饮机器人,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餐饮机器人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这背后,是其降本增效能力全面展现带来的积极反馈。
根据普渡科技云平台数据显示,一台机器人日均配送可超过300盘,客流高峰期可达400盘以上;而相比之下,一位服务员一天的配送量仅200盘左右,机器人的效率达到了服务员的1.5~2倍。
另一方面,随着核心零部件技术和供应链产业的成熟,餐饮机器人的成本也得到了良好的把控,让餐厅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回报。同时,机器人本体公司也通过加强算法、技术的研发,让较低成本的零部件也能发挥出强大的性能优势。例如,普渡科技通过自研技术与算法,大大降低了机器人对传感器性能的依赖,减少了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从而做到机器人整体成本的可控。
底盘是移动机器人本体的核心,动力系统又是底盘的核心,传统的机器人动力系统由电机、减速器、轮子、各种连接件组成,系统复杂、维护麻烦、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昂。而普渡创新性地用自研的高精度轮毂电机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动力系统,将原本多达几十种零件的组件集成为一个零部件,提高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简化了安装方式、压缩了占用空间,并将成本压缩至原来的30%以下。
当机器人的投资回报期降低至1年以内时,绝大多数餐厅便拥有了使用机器人的可能性。除了海底捞、呷哺呷哺以外,餐饮机器人在国内还覆盖了西贝莜面村、巴奴毛肚火锅、八合里海记、德庄火锅、大董、便宜坊、旺顺阁、京东X未来餐厅等知名餐饮品牌。
经过2019年的爆发,2020年的餐饮机器人将走向一个格局初定的阶段,以普渡科技为代表的头部公司将逐渐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的稳定,企业也将有更多精力与能力开拓全球市场,让中国的餐饮机器人打开海外餐饮智能化的空白领域。
相关文章
- 伽利略智能仿生四足防爆机器人EX-1重磅亮相2025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开创高危环境智能作业新纪元
- 海尔机器人与INDEMIND达成战略合作,突破空间智能泛化难关,共创家庭具身AI新生态
- 行业首发!智元×火花机器人联合发布机器狗表演方阵
- 桥田智能获浙创投数千万战略投资,加速机器人末端工具国产化
- 慧辰股份发布多款AI垂直应用产品推出“机器人智脑”产品让硬件更智能
- 赛博格机器人高交会发布新品 破解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难题
- 潜行创新发布全球首款融合“激光雷达+AI视觉 ”泳池机器人 L1 Ultra——以颠覆性双智融合技术开启水下智能清洁新纪元
- 家庭机器人“卡”在功能机时代?星炽动力用“千台计划”闯关应用级
- 北京首例!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单孔机器人辅助下复杂颈胸交界区纵隔肿瘤切除术
- “机器人之眼”终结传感器堆叠|Yole全球人形机器人报告
- 京东智能机器人再创纪录:具身智能成交增长757%,新品首发即售罄
- 京东智能机器人11.11战报出炉:成交额暴涨757%,多款新品引爆全网
- 深向科技递表港交所,推动新能源重卡迈向“工业机器人”新阶段
- 倒计时3天!伏泰联合发起行业首个无人驾驶与环卫机器人专委会将在杭州召开成立大会!
- 巨头云集,智启未来!3月天津机器人展亮点抢先看
-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人形机器人打开增量空间,减速器国产替代进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