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目前5G+教育仍面临七大挑战
2020-11-19 14:43:46爱云资讯1163
今年以来,三大运营商纷纷与教育机合作,打造5G+智慧校园,开启5G教育信息化“新征程”。有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智慧校园市场规模将达到614.82亿元。
在今天举行的“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的“5G+教育”专题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目前5G+教育仍面临七大挑战。
众所周知,5G具有“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三大核心优势,能够使在线教育、双师课堂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在5G的支持下,还可以“在线教育”和“双师课堂”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师生互动,使得“教与学”都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而5G也让VR教育落地速度加快,据邬贺铨介绍,VR头盔中的传感器感知佩戴者的体位于姿态及视觉关注点,通过5G结合AI能力处理,返回相应视频,实现内容获取方式变化,真正达到寓教于乐。
同时,“5G+VR教育还可构建虚拟学习环境、虚拟实验室、宇宙中的天体运动、生物中的微观世界等,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来表现知识。可以模拟诸多高成本、高风险的教学培训,比如地震、飞机驾驶、手术模拟等;能够还原历史场景,如博物馆展览、史前时代。数学物理课需要讲解几何模型,学生佩戴设备后,可以看到三维立体模型,并多角度随意操纵、透视内部结构。”
不过,邬贺铨也认为,虽然5G可以变革我们的教育体验,但是5G+教育仍面临七大挑战:
第一,5G终端以及AR/VR可穿戴设备成本任然较高,难以普及。
第二,适应并体现5G特点的课件还很少,研发高清画质、四维动画、VR/AR等相关课件内容迫在眉睫。
第三,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是互补关系,需要加大对线下教育的5G应用场景的开发。
第四,5G+教育可以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但同时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现有的教师队伍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需要更快融入5G+教育模式。
第六,需要有既懂IT技术又懂教育的人才,才能开发出更多更好适应5G+教育的新模式。
第七,在5G+教育时代,一个教师可以为上万个学生讲课,但还要重视教育个性化特点,需要发挥AI的作用帮助分析每个学生,实现因材施教。
另外,邬贺铨还强调:“5G+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上网,避免陷入网瘾。”
相关文章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无线接入网将是AAU+DU+CU+云的架构
- 邬贺铨:大模型提供方要与垂直行业合作开发行业大模型
-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连接数的增长将逐渐从公众用户转向各类专网
- 邬贺铨院士:互联网需要回归初心,将网络功能尽可能放到数据面实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IPv6尚未打动ICP 家庭用户对IPv6价值无感
-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 邬贺铨:5G将成为实现新的产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 邬贺铨:5G需要补生态短板 6G要注重行业协同创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能力未完全展现5.5G或是破局关键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2022年9月中国建成5G基站数占全球60%
- 2022新智者大会|邬贺铨:AI聚能 数字设施赋能数字转型
- 邬贺铨:IPv6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 邬贺铨:低频段挖潜仍是6G研究的着力点
- 邬贺铨:Al在6G应用的落脚点应放在信道处理而非信源处理
- 邬贺铨:开发5G to B特色 构建企业网新格局
- 邬贺铨:6G研究还需新思路,6GANA联合各方形成研究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