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泰纳故推出AI+垃圾分类“无人值守非定时投放模式”
2021-07-19 11:17:35爱云资讯1297
在“绿色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持续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但在居民的行为习惯、硬件配套和分类监管上,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仍然面临着不小的难度。“源头如果没做好,那后续的分类又从何谈起?”源头分类正成为许多城市垃圾分类实施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作为智建城市垃圾分类合作人与城市垃圾分类生态共建者,苏州纳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故环保”)经过为期一年的实践检验,以问题为导向,努力探索出解决源头分类症结的新模式——AI+垃圾分类“无人值守非定时投放模式”。纳故环保是伏泰科技旗下专注垃圾分类业务的子公司,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一直致力于专业化垃圾分类整体运营服务。
这次,纳故环保推出的AI+垃圾分类“无人值守非定时投放模式”,不仅对正在推行的定时定点模式进行优化升级、补短补缺,而且还从技术到价值革新垃圾分类网络,逐一攻克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难点。
投放点全面升级:
“全面智能感知”,为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
在新模式下,纳故环保针对已建成的垃圾房,深度融合AI技术、信息化技术,充分部署信息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
纳故环保自研的AI垃圾分类全场景模型,如投放计次AI模型、垃圾桶满溢AI模型、垃圾未破袋AI模型、垃圾混投AI模型,拥有国内最丰富的样本,模型训练成熟,为投放点升级带来更智能的技术加持。
全面升级后的垃圾房设有高精度智能称重地磅、AI智能感知摄像头、评价积分一体机、环境状态检测系统等物联设备,搭载AI人脸识别、投放行为识别、质量智能评价、精准语音宣教、垃圾分类自动称重、智能除臭杀菌、满溢防火检测、大数据自主分析等功能。一方面优化了投放场景,满足居民投放的便捷性需求,另一方面,做到对源头分类行为的精细化管理,便于精准衡量居民参与率、准确率、减量率指标达成情况。
在整个投放过程中,居民身份信息、投放时间、次数、重量、质量甚至违规投放行为都能被精准识别并实时上传到信息化平台,形成精准用户画像,为后续的精准溯源、精准宣教、分类工作改进、计量收费等提供数据支撑。投放之后,监管后台可基于精准采集的居民投放行为数据以及通过视频和图片取证,对分类质量进行真实有效的评价;通过评价积分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约束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这一系统提高了居民投放垃圾的方便程度的同时,也让后期监管更加方便,让智能化优点在垃圾分类方面得到有效利用。
督导模式创新:
“7*24小时无人督导”,智能化督导时代来袭
现行的“定时定点定人督导”的垃圾分类模式,一个垃圾房配置一个督导员,耗费大量人力资源,且容易造成依赖督导员二次分拣的心理,不利于形成长效稳定且带有促进意义的分类督导模式。
而AI+垃圾分类“无人值守非定时投放模式”,恰恰缩减了督导员与投放点一比一配置,不但释放大量现场督导和保洁巡检工作,减少督导员人力成本投入,还能7*24小时督导纠正乱投放行为。省力省时又更加专业,不会出现漏洞。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纳故环保以架设在垃圾房内的AI视频监控为抓手,通过24小时视频监管、AI识别异常状态、自主抓拍、错误投放行为信息推送、智能语音提醒,实现人工智能代人督导的模式,云端督导平台全天候、全时段对违规投放行为进行约束纠正。督导员也由“驻点督导”转变为“在线巡检”,利用移动APP同时对多个投放点位远程在线督导,通过远程语音或者现场智能机器人提醒纠正,督促居民自觉分类投放垃圾。
与此同时,AI智能感知摄像头智能检测、自动抓拍到的违规证据,也让执法有据可依,形成长效化监管机制。
纳故这一举措,创新了无人督导模式,将引领垃圾分类前端管理走向“机器换人”的智治阶段。
纳故环保所推出的AI加持下的垃圾分类“无人值守非定时投放模式”,不仅为解决源头分类症结提供了一条科学途径,后续也会将AI技术应用到中端收运、末端处置、全链条监管等场景,运用自研的混收混运AI模型、图像识别等,提供最优的垃圾收运与处理方案,给垃圾分类插上科技的翅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或先进的管理理念已经应用于垃圾分类事业,这对于推进垃圾分类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纳故环保将持续以前沿技术、专业服务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垃圾分类与科技融合应用的无限可能,为垃圾分类行稳致远贡献智慧力量。
相关文章
- 润开鸿亮相HDC2025 以AI驱动基于开源鸿蒙的行业新“智”场景创新
- 解码气象预报「不可能三角」,华为云携手深圳气象局开辟AI算天新路径
- AIGC智能体生态大会聚焦AI融合,微美全息(WIMI.US)构建多维AIGC+赋能产业创新
- 鸿蒙服务分发基于AI+全场景,打造“服务即流量”新生态
- 2025校校AI新功能发布会,赋能国际教育效能跃升
- Denodo全新AI SDK认证发布,携手大学挑战赛共筑快速AI应用开发新生态
- 九科信息bit-Agent智能体,解决企业级AI Agent“落地难”的问题
- 智能睡眠再升级!舒达ICF AI智能家族4款新品重磅上市
- 中国电信AI+网络能力发布大会召开 全球首个网络大模型联盟正式成立
- 大学联合电脑中心与IBM签订企业级AI软件协议,推动香港人才培养
- 2025 WBBA云网宽带发展大会 | 更智能的基础设施:AI与宽带融合发展
- 超聚变TechX“数生智能,构建AI算存共同体”专场成功举办
- 荣获「优秀合作伙伴」奖,360携手华为共建AI时代安全生态
- 小散工程防灾减灾的背后:AI重塑风险减量新范式
- 从思考到实践:全球17位领袖、600+嘉宾,Style3D大会解码AI+时尚产业落地新路径
- 让AI成为服装行业的新引擎:Style3D引领智能辅助制版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从灵感到成片 三星Galaxy S25 Ultra让影像创作更高效
- 芯原推出经市场验证的ZSP5000视觉核心系列,扩展其面向边缘智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IP组合
- 从双城救援到DJI FC100发布:大疆无人机重塑应急救援新方式
- 大朋VR AI眼镜预发布,从 VR 领航者到 AI 穿戴开拓者
- 录音界的“黑科技”!索尼ICD-TX660:专业录音、高效随行
- 重磅!方芯半导体推出国产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原位替代Microchip LAN9252/9253/9254
- 大疆发布旗舰级运载无人机DJI FC100:80kg载重、9分钟快充,开启无人机运载新时代
- 智能健康领域新突破:Ulook脑机智能眼镜正式上市,重新定义“眼-脑-心理”联动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