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徐晧:5G毫米波优缺点并存,能够很好地支持热点场所
2021-08-05 17:23:13爱云资讯943
5G根据频段被分为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目前中国的5G建设主要集中在Sub-6GHz频段,并且一直驰骋在快车道,5G基站数量和5G终端用户数量均大幅领先全球。根据工信部方面公布的信息,我国将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适时发布5G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目前中国联通等运营商明确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现场部署5G毫米波,预计中国会在2022年实现5G毫米波的商用部署。在年初上海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现场,中国联通与高通等企业携手,展示和验证毫米波技术在体育赛事中的实践应用。那为什么业界为何大力推进毫米波部署呢?近日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的一次采访,清晰的解答了毫米波的优缺点以及商用前景。
徐晧指出朝毫米波发展是通信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频谱资源的枯竭,现有的通讯主要集中在低频的波段,Sub-6GHz频谱资源比较紧缺,业界自然而然开始向30 GHz到300 GHz之间的毫米波要频段资源。其二,通信资源就像管道送水一样,管道越大,流量越大,而毫米波800MHz的带宽比通常使用Sub-6GHz的100MHz带宽大8倍,能实现更大带宽的数据传输。其三,毫米波实现通讯时时延也更低,对于一些对时延有高要求的应用场景,毫米波也成为必然的选择。
徐晧也指出5G毫米波技术存在的三大挑战,衰减大、穿透弱、移动性较差。不过在这方面,高通均已取得相应的技术突破。第一,频率越高,衰减越大,导致单个毫米波基站覆盖的范围有限。但因为毫米波波长短,因此天线也短,所以同样的体积下,可以装载更多的天线。通过多天线波束成型让波束聚焦,可以解决毫米波覆盖范围的问题。第二,毫米波在被遮挡时衰减较大。在这方面,可在发射端传输不同的波束,即使被遮挡,也能通过反射波束实现通讯,也因为毫米波带宽优势巨大,反射波也能实现更快的速率。第三,移动性方面可采用波束跟踪的解决方案,通过改进天线设计,发射端发出的波束会不停的跟踪接收用户位置,实现对移动目标的持续连接。
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它的优缺点,毫米波也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出适合其技术特点的应用场景,徐晧如此表达了自己对毫米波技术的理解。同时他也指出对带宽、时延要求高的场景适合部署毫米波技术,如地铁站、飞机场、体育场馆、商业中心、大企业办公场所以及智能制造工厂等。
相关文章
- 高通携手产业伙伴亮相上海车展,推动驾驶辅助普及
- 高通携手产业伙伴推进5G-Advanced发展,为6G奠定坚实的基础
- 混合式AI是未来 高通钱堃解读生成式AI未来增长趋势
- 为6G奠定基础,高通钱堃:5G标准第二阶段将带来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
-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动连接的未来
- AI芯片巨头争夺战升温,高通/微美全息争相加码竞逐AI高能效算力突围赛
- 高通钱堃:终端侧AI正在到来 将带来大量发展机遇
- 爱立信携手Telstra、高通刷新5G上行链路速度纪录,树立创新新标杆
- 高通、上海移动和诺基亚贝尔完成毫米波网络试点 拓展5G-A应用创新
- 上海移动携手诺基亚贝尔和高通首次在F1中国大奖赛期间完成基于毫米波的多类型终端直播创新试点
- 高通CEO安蒙访问小米汽车工厂,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 5G领航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高通/微美全息持续引领5G+AI融合创新潮流
- 引爆MWC2025,狂揽10项大奖,被高通点赞的AI新物种开拓宠物赛道新纪元
- 高通首席运营官:AI与5G融合发展推动未来创新,将带来全新机遇
- 高通推出跃龙产品品牌:面向新时代行业创新的解决方案
- 高通推出FastConnect 7700移动连接系统,引领无线连接创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