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孟樸:5G网络成熟后,自然会有「杀手级」应用出现
2021-08-24 16:24:12爱云资讯771
中国的5G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今年上半年,我国5G基站已累计超过90万个,占全球的70%,5G连接数已经超过3.65亿,占全球80%。围绕5G的行业应用也正在全面铺开,5G即将走进各行各业。
在最近举办的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发表演讲时谈到,5G商用开启的短短两年内,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见证和参与了5G在中国的规模化部署。他同时表示,2021年是一个新十年的起点,由新一代连接技术推动的创新浪潮正扑面而来,我们正快速迈向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
随着5G基础网络的铺设,5G应用一直是社会上讨论的热门话题,消费者对于5G发展也有很多期待,对于5G应用的发展,孟樸在此次智博会开始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运营商建网的速度对5G应用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网络搭建起来了,互联网公司和社会上的技术大牛们就能想办法将5G的应用体验做好。
目前5G处于拓展阶段,「杀手级」应用缺乏,但孟樸表示,4G建网初期也没有所谓的「杀手级」应用,只是因为后来4G网络完善后,有了足够的网络带宽和速度,移动视频开始流行,成为了4G网络的受益者。也就是说,开发出杀手级应用不应仅靠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者、行业规划者、运营商等,而是等网络铺设成熟后,社会上技术达人根据已有的网络能力自然会研究出一些用途。
当前已经有很多消费级应用开始趋于流行,比如,中国联通携手高通等技术厂商一直在积极推动5G毫米波在2022年冬奥会上的应用,利用5G高速、稳定、低延时的特性,明年观众将会体验到流畅的4K或8K的实时直播内容,甚至可以开发出VR/AR等更新颖的奥运观赛方式。
此外,以前在人流密集的体育比赛现场里,想把拍摄视频分享到社交网络简直难于登天,因为用户过多造成带宽拥挤,有了5G毫米波,这个问题也将会得到解决,以后在体育比赛现场,消费者可以流畅地为远方亲朋分享现场状况。
这些都是5G覆盖后即将流行的消费者新应用。
在消费者领域外,国家正在推动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包括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5G+农业等。孟樸在5G+AI赋能工业制造方面举了个例子:现在工业制造厂房里有很多需要联网的设备都是靠有线连接的,而「拉线联网」的方式只适用于比较传统的大批量工业生产,目前消费和工业制造的趋势是按照客户的定制化需求生产,这就要求流水线上的机器能够随时变换,拉线联网的方式很难实现随时高效转换的生产方式,而高速、稳定、低延时的5G网络使得工业无线联网成为了可能。
从此次智博会着重突出工业互联网主题即可看出,在5G开始大力拓展的年份,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各个企业,已经在消费者应用之外,大力推动5G在工业互联、车联网等方面的行业应用升级,如在重庆当地,作为重要的技术提供商,高通就与中科创达共同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研究院,聚集了不少半导体和软件技术公司,比如索尼、博世等共同推动重庆汽车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孟樸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高通的商业模式和理念是打破原有的产业垂直集成,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什么东西都自己做,不跟别人分享”的模式。从与中国厂商推动5G手机的普及,到与工业产业上下游合作加速5G工业互联网建设,未来,随着5G基础网络的逐步完善,像高通这样多端努力协作的模式,将促进更多5G应用的发展,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关文章
- 高通携手产业伙伴推进5G-Advanced发展,为6G奠定坚实的基础
- 混合式AI是未来 高通钱堃解读生成式AI未来增长趋势
- 为6G奠定基础,高通钱堃:5G标准第二阶段将带来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
-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动连接的未来
- AI芯片巨头争夺战升温,高通/微美全息争相加码竞逐AI高能效算力突围赛
- 高通钱堃:终端侧AI正在到来 将带来大量发展机遇
- 爱立信携手Telstra、高通刷新5G上行链路速度纪录,树立创新新标杆
- 高通、上海移动和诺基亚贝尔完成毫米波网络试点 拓展5G-A应用创新
- 上海移动携手诺基亚贝尔和高通首次在F1中国大奖赛期间完成基于毫米波的多类型终端直播创新试点
- 高通CEO安蒙访问小米汽车工厂,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 5G领航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高通/微美全息持续引领5G+AI融合创新潮流
- 引爆MWC2025,狂揽10项大奖,被高通点赞的AI新物种开拓宠物赛道新纪元
- 高通首席运营官:AI与5G融合发展推动未来创新,将带来全新机遇
- 高通推出跃龙产品品牌:面向新时代行业创新的解决方案
- 高通推出FastConnect 7700移动连接系统,引领无线连接创新潮流
- 高通推出第四代骁龙6移动平台,带来出色性能与增强的游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