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唐雄燕:网络架构依然会是6G创新的关键
2022-03-24 10:22:35AI云资讯752
3月23日,在今天上午举行的“6G频谱共享共存技术”圆桌论坛上,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指出:“6G网络的本质特征还待定义,应该是多类技术的综合,智能与融合是关键词,同时,网络架构依然是6G创新的关键。”
6G延续5G未实现的应用梦想 并将进一步延升和扩展
6G延续5G还未实现的应用梦想,应用将进一步延升和扩展:AR/VR、全息通信、元宇宙、自动驾驶、孪生工厂等。
尽管具体应用难以完全预料,但6G新兴应用场景对网络提出新要求,对网络的需求必然进一步提升:包括5G网络能力基础上的进一步增强(例如速率、时延、容量、频谱效率的提升),以及新型网络能力建设和度量的全新思考。
6G网络是一个智能算网
现在整个中国通信行业都在大力倡导算力网络,我们希望实现网络和计算的深度融合,提供一个“连接+感知+计算+智能”深度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来服务于整个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5G时代,实现了网络云化、面向云的体系,那么到6G时代,我认为网络是一个智能算网,面向6G的算力网络,实现了“联接+感知+计算+智能”深度融合。
网络架构依然会是6G创新的关键
唐雄燕表示:“6G网络架构创新的想象空间大,今天在研的各类未来网络技术都有可能应用到6G,但6G网络的本质特征还待定义,应该是多类技术的综合,智能与融合是关键词。总之,网络架构创新是提升网络能力的关键。”
首先,摩尔定律失效,架构创新作用凸显。长期来推动ICT产业发展的摩尔定律遇到瓶颈,香农极限也已逼近,ICT基础科学和材料还未出现革命性突破。
网络架构创新成为解决技术挑战、推动信息通信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5G时代网路的主要创新体现在核心网SBA架构、无线接入网CU/DU分离架构、mMIMO多天线架构等架构创新。目前来看,在无线传输技术未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网络架构依然会是6G创新的关键。
其次,通信网络IT化 技术体系深度融合。SDN/NFV推动通信网络由IP化迈向IT化、5G网络实现全面云化转型、IT与CT深度融合;新一代IT技术ABCDE(AI+BlockChain+Cloud+bigData+EdgeComputing)与通信网络技术的融合,计算、智能等将成为网络内生能力;更多的“融合”出现,例如云网融合、固移融合、天地一体化、通感一提、IT+CT+OT等。
中国联通CUBE-Net 3.0网络创新体系:立足5G 面向6G
去年3月,中国联通发布了CUBE-Net 3.0网络创新体系,基于CUBE-Net 3.0的架构,中国联通将建成“算网为基、数智为核、低碳节约、安全可控”的新一代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据唐雄燕介绍,中国联通CUBE-Net 3.0网络创新体系主要体现为3个“新”:一是CT增强的新连接,以柔宽带、泛连接和确定性为主要技术特征,可实现泛“微”(物联)、泛“宏”(空天地海一体化)连接,以无线+光+IP的灵活组合增强弹性带宽配置形成高确定性。二是IT原生的新能力,以云原生、智原生和链原生为主要技术特征,涉及云原生网络及运维、AI赋能、自动驾驶网络、区块链增强的可信网络与价值网络等。三是融合创新的新体系,主要技术特征为安内生、简架构、深融合以及大开放,安内生可实现云网芯一体化安全、零信任网络;简架构直接反映在简约架构后的成本优化,并为绿色节能做出贡献;深融合主要是CT与IT、DT、OT技术融合以及联接与计算融合;大开放主要包括网络能力开放、网络架构开放和产业生态开放。
相关文章
- 中国联通举办“数智赋能·AI联通未来”专场发布会 助力安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 星河筑梦家国同心——中国联通十堰市分公司护航七夕文化盛会
- 中国联通承接中试基地首发多项重磅成果
- 中国联通亮相2025服贸会:“AI+”数智领航,共筑全球数字新生态
- 中国联通全面承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
- 数联万象 智通未来 中国联通精彩亮相2025数博会
- 中国联通携手华为打造业界首个融合型FTTR+IPTV智慧盒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启幕!中国联通AI赋能“冰丝带”梦幻开幕
- 中国联通上半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营收突破2000亿元
- 冰丝带开赛在即!中国联通智慧网络构筑冰丝带无界竞技场
- 重磅:中国联通成为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全球合作伙伴
-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 “联通U爱”正式发布 以科技温度架起关怀桥梁
-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 四大云智产品亮相,开启AI赋能全场景数字生活
- 中国联通成功举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制造”发展论坛
- 绿盟科技受邀出席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网络安全共链行动生态论坛
- 中国联通开源智能体开发平台——元景万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