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第一“术”,拿下全国首例! ——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全国首例经膀胱前列腺癌根治术!
2023-01-10 18:09:37爱云资讯723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自2022年11月成立以来,扎实开展各类培训,深入研究术式创新,大力推进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共先教授应用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连续完成高难度经膀胱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成功打响2023年开年全国第一“术”。据悉,机器人经膀胱入路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由王共先教授首创。借助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设备,本次由王教授及团队完成的单孔机器人经膀胱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国内首例由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完成的手术操作,也是该团队从多孔机器人到单孔机器人实施经膀胱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技术上的一次新的突破和飞跃。该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标志着术锐在泌尿外科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以单一切口治疗最常见的泌尿肿瘤,同时还能够做到以最小的创伤保护尿控肌群及神经血管网,获得“瘤控”、“尿控”、“性控”的三连胜,还意味着术锐已通过自身技术优势全面推动并引领术式创新,为患者带来福音。
机器人经膀胱入路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是通过膀胱腔内分离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结构的顺行路径进行手术的一种方式。该术式在保证“瘤控”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前列腺周围组织,保护尿控肌群和勃起神经,且术后控尿能力恢复好。但是经膀胱入路的方式问题在于操作空间深而狭窄,导致器械展开操作困难。为了减少器械的“筷子效应”,在用多孔手术机器人模拟单通道手术时,将四支手术臂选取三支进行操作。在缺少第四臂牵拉辅助的情况下,手术难度大大增加。相比之下,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独创的蛇形手术臂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难点:蛇形臂精巧灵活,适合精细化操作;负载力高,牵拉组织夹持器械稳定。王共先教授在术锐机器人的辅助下连续顺利完成经膀胱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也再次突显了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的显著优势。王教授精湛的手术技巧、对术锐蛇形手术臂的娴熟掌握加之与团队的默契配合,使手术全程顺畅,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病例一:
基本情况:73岁男性患者,术前PSA29.56,术前诊断:前列腺癌
术前检查:病理诊断右侧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前列腺体积约77.5ml(4.7cm*6.1cm*5.2cm),肿瘤较大,手术难度高。王共先教授团队综合分析患者情况,在遵循无瘤原则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保留尿控功能和性功能,选择为患者行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经膀胱前列腺癌根治术。此病人接受过开放式经腹腔胆囊切除术,腹腔内有粘连;以经膀胱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术,可很好规避前次手术导致的腹腔脏器黏连。
术后效果: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一周内出院。
*患者体表单一切口与取出肿瘤对比图
这位前列腺癌患者,从接受以长约7cm的切口完成胆囊切除术,到以长约3.5cm的切口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体现了不断进步的微创技术为病人带去的关爱。
病例二:
基本情况:69岁男性患者,术前PSA15.71,术前诊断:前列腺癌
术前检查:病理诊断腺泡腺瘤,Gleason评分4+4=8分,并可见导管内癌成分,侵犯神经;前列腺体积约44.8ml(3.6cm*4.6cm*5.2cm)。王共先教授团队针对患者自身情况,决定为患者行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经膀胱前列腺癌根治术,最大程度减少手术损伤,便于术后恢复。
术后效果:已通过单一切口取出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更小的创伤和更好的效果是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最普遍最真切的渴求。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手术能在显著减小患者创伤、最大限度保留器官的功能的前提下,能够解决传统直杆器械的不便操控的难点、降低医生术中操作的疲劳感,惠及患者的同时也让医生受益。术锐将继续与一线医务工作者开展更加切实深入的合作,积极践行智慧医疗微创化和精准化的手术理念,依托领先的单孔手术机器人技术开拓术式创新、推进规范化应用,为惠及广大患者踏实坚定地走好每一步,推动中国健康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文章
- 破解嵌入式教育困局:RT-Thread雄鹰计划携宠物机器人/物联网/AI三赛道出击
- 北京首例,卢剑教授团队完成全步骤国产单孔机器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 大摩解析中国人形机器人高速扩张,巨头押注AI技术与工业场景落地
- 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开幕,微美全息加速领航AI+具身智能新赛道
- 创新奇智与擎朗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落地
- 水下机器人首探尼斯湖,科技为百年“水怪传说“提供新解
- 零次方机器人启动全模态数据采集中心,破解具身智能“卡脖子”难题
- 融云上线 AI 机器人,助力 AI 陪伴类应用快速上线
- 华为云张平安: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让一切联网的本体都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
- 开源聚智·智启新程 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创新发展大会
- 中国移动联合乐聚发布业界首款5G-A人形机器人
- 颠覆市场 极致追求|MOVA割草机器人公布半年10万台出货数据
- 零次方机器人推出前瞻性数据采训整体方案,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背后的性能跃升,南山智尚等抢占先机
- 智能机器人主场在京东 京东618全周期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7倍
- 听得见、想得通、做得到:移远通信携手逐际动力,发布Robrain AI机器人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从灵感到成片 三星Galaxy S25 Ultra让影像创作更高效
- 芯原推出经市场验证的ZSP5000视觉核心系列,扩展其面向边缘智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IP组合
- 从双城救援到DJI FC100发布:大疆无人机重塑应急救援新方式
- 大朋VR AI眼镜预发布,从 VR 领航者到 AI 穿戴开拓者
- 录音界的“黑科技”!索尼ICD-TX660:专业录音、高效随行
- 重磅!方芯半导体推出国产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原位替代Microchip LAN9252/9253/9254
- 大疆发布旗舰级运载无人机DJI FC100:80kg载重、9分钟快充,开启无人机运载新时代
- 智能健康领域新突破:Ulook脑机智能眼镜正式上市,重新定义“眼-脑-心理”联动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