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铸科技为AI大算力芯片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3-07-17 17:37:03爱云资讯950
亿铸科技于算力创新发展及应用赋能论坛演讲回顾
2023年,注定是人类AI技术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一年。上半年,ChatGPT风靡全球,大模型百花齐放,AI应用进入了2.0时代;下半年,AI算力芯片的技术迎来突破,存算一体开启AI算力第二增长曲线,亿铸科技基于新型忆阻器的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工程验证芯片将回片点亮,打破存储墙,基于传统工艺制程可实现500-1000T单卡算力。
2023年7月5日,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承办、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协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算力创新发展及应用赋能论坛”举办。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和影响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算力作为支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重要因素,正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亿铸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熊大鹏博士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存算一体超异构为AI大算力芯片发展注入新动能》的演讲。
熊大鹏博士表示,AI应用2.0时代的到来将会促进更行各业的发展,许多过去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应用场景也会迎来落地。
对于大模型的参数量未来的发展趋势,熊博士认为未来可能会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趋势是模型将会越来越大,向着TB级以上的趋势发展;而另一种则是模型在具体的垂直领域被优化、“蒸馏”到一定规模,比如3-9个GB的大小。
大模型成为“三超”大户,算力需求、能耗、成本狂飙
目前的大模型呈现出“三超”的特点,即:超费电、超费钱、超聪明。
AMD全球CEO Lisa Su在ISSCC 2023的主题演讲中提到,根据目前计算效率每两年提升2.2倍的规律,预计到2035年,一个超级计算机需要的功率可达500MW,相当于半个核电站能产生的功率。
同时,大模型由于参数量大、计算量大,需要更大体量的数据和更高的算力支撑,因此对芯片用量的更大需求、芯片规格的更高要求,已经成为明显趋势。
从技术环境来讲,未来数据量越来越大、模型算法越来越复杂,而支撑底层算力的摩尔定律却几近终结。巨大的剪刀差落在AI大算力芯片企业产业链的肩上,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效算力的增长率、软件的编译、数据的带宽、存储的成本、能效比、生产工艺……
AI芯片经历了几代技术架构更迭,从最早的ASIC包括DSA,再到GPGPU,而即便产业使出浑身解数,不断优化架构、工艺制程卷到5nm甚至更低、再用上先进封装技术……对大模型来说,还是不够用。
AI2.0时代的“战役”才刚刚打响,就发现没有“子弹”。必须探索新的架构与技术,让算力不仅提升2、3倍,未来还能得到数量级的提升。
传统的冯·诺伊曼架构存在存储墙等挑战。在冯·诺伊曼架构之下,芯片的存储和计算区域分离。计算时,数据需要在两个区域之间来回搬运,而随着神经网络模型层数、规模以及数据处理量的不断增长,数据面临“跑不过来”的情况,成为高效能计算性能和功耗的瓶颈。面对存储墙带来的诸多挑战,存算一体是公认的最佳解决方案。
阿姆达尔定律是硬件加速设计的基本定律。这个定律包括两个因子,一个是加速器规模α,可以用先进的工艺或者优化设计去提升其工作频率,叠加之后就形成了 “裸算力”;而另一个因子F则是在计算周期里数据访存所占的百分比。某国际知名AI算法头部企业的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F值达到了90%以上。这意味着即使现在用5nm,将来做到0.5nm;现在花1亿做一颗芯片,将来花10亿去做一颗芯片,可以提升的性能空间也只有10%。
那么,如何减小F值呢?近存储计算是一种途径。例如,特斯拉的Dojo D1用近存储计算,如果能将F值降到0.2、0.3,这意味着即使工艺还是7nm,性能也会提升3-4倍。
亿铸科技希望通过存算一体把F值降低到0.1以下,如此一来,未来芯片的性能提升将主要取决于工艺的提升和设计的优化。
亿铸科技的存算一体超异构芯片以存算一体(CIM)AI加速计算阵列为核心,将基于传统工艺与新型忆阻器技术,结合Chiplet与3D封装,实现更大算力、更高能效比,同时兼顾软件通用性的AI大算力芯片,开启一条换道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 亿道数码携骁龙AI PC矩阵亮相高通科技日,定义移动办公轻时代
- 直击WAIC 2025 | 浩鲸科技联合蚂蚁数科发起“金融智能体应用联创联盟”
- 多模态AI融入日常交互 用三星Galaxy手机搭建效率工作流
- 引领智能运维!全新FortiAIOps 3.0重新定义IT运营
- 得瑞领新闪耀2025全球闪存峰会:D8000系列斩获创新大奖,强势赋能AI时代数据基石
- WAIC 2025 | SHIXP将与PPIO共建分布式智算枢纽平台
- 2025 WAIC落幕,深谋科技以技术与落地破局具身智能赛道
- AI赋能基层“智治” 湖北移动打造数字乡村治理新样本
- AI重磅奖项揭晓!用友大易荣膺人力资源服务业AI25强及思旗奖
- 中国最大黑客松AdventureX 2025杭州启幕,涂鸦赋能青年开发者引爆Physical AI变革
- WAIC2025:澳鹏发布新一代技术平台矩阵 助力大模型垂直应用落地
- 共建AI PC企业服务生态,京东政企业务携手高通打造骁龙AI PC生态科技日
- 2025 WAIC“智算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 论坛圆满落幕 共绘智算生态新蓝图
- 四维图新亮相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以AI新基建与数据闭环赋能智驾新范式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 神州云动CRM亮相2025浪潮AI向新 数字企业创新大会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兼顾纤薄、耐用与可持续 Galaxy Z Flip7展现三星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
- 新石器无人车部署超7500辆,成全球最大规模无人车队
- 未来式智能亮相 WAIC 2025,以人机协同范式引领产业智能变革
- 全球首例!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完成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验证,研究成果登上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
- 超能AI+折叠大屏 新一代三星Galaxy Z Fold7|Z Flip7邂逅沈阳
-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