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分析
2018-08-19 15:14:25AI云资讯1399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深度学习提升医学影像品质
电子病例的录入在国外已经有长达10年的历史了,而在中国仅有2年,而语音录入,作为减少传统录入耗时过长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DragonMedical是语音病例的龙头,Nuance的医疗语音解决方案在美国医疗机构中的覆盖率高达72%,其客户分布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有50万名临床医师和1万台医疗设备采用其医疗语音解决方案。“基于语音的门诊病历采集系统”是科大讯飞医疗智能语音的主要产品,2016年开启了试点并初步运用,未来的发展空间辽阔。
深度学习提升医学影像品质。现代医学是建立在询证医学的基础上的,影像是重要的诊断依据,所以临床医生的需求有很大的需求是影像需求,各种各样的定量分析、历史图像的比较。
资料来源:推想科技
医生非常擅长定性分析,在看到片子一秒钟后就大致能判断出有什么问题,但是医生需要一些工具做更精准的判断,定量的分析,这是靠眼睛很难做到的,而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就能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帮助医生做精准判断。
辅助诊疗:IBM专注于癌症领域,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在辅助诊疗领域,专注于癌症诊断领域在2015年7月已经步入商用,并取得不错的癌症诊断成绩,在16年超过1000例癌症病例的诊断中,在超过99%的病例中提供了与肿瘤专家的相同的解决方案。而科大讯飞以全科定位,辅助基层医生进行诊疗,旨在缓解我国医生数量不足、基层医生水平有限的问题。目前,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医助理通过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科大讯飞参与建设的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已经投入运行。
资料来源:蛋壳研究院
医疗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占领主要市场份额,达芬奇机器人垄断微创手术
在传统手术中,医生和病人都会受到不同的煎熬,医生需要长时间手持手术工具并保持高度紧张状态,而由于人工操作精度不高,病人会在手术中遭受额外的创伤。而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可以极大的缓解这两个问题。目前手术机器人占据了医疗机器人的60%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最出名的便是达芬奇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是公司旗下的一款产品,机器人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从2000年面世以来,几乎垄断了微创手术。2013年,达芬奇机器人全球销售额达6.33亿美元,占手术机器人总营收的比例高达%。
相关文章
- Gartner发布2025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
- 数字经济“十四五”目标提前完成,人工智能打开产业全新空间
- 创新,向6G:人工智能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潜力
- 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迎来太空首秀,AI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太空建造数据中心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走近凌雄科技:共探DaaS服务模式与AI融合新路径
- 2025年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人工智能专题班圆满结业
- 以智能重构文创!联通数智荣获“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大奖
- 120万奖池,寻找最具想象力的AI创意开发者!2025骁龙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启动!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