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是帮助人——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
2018-08-19 15:45:06爱云资讯804
从对机器人的憧憬,到期望成为人类的帮手;从比肩人类智能,到能做的事还很有限。度过了最初的“狂热”后,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瞄准现实痛点的务实想法和做法更多涌现。回归到现实世界,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有哪些?现在的机器人智能程度到底有多高?未来能够走向何方?8月18日,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承办的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记者采访了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北京大区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

参观者在与机器人进行互动。
1.“终结者”究竟会不会出现
“终结者”这样的智能机器人,有可能出现吗?从机器人技术兴起,这个话题就一直被提起。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这个领域的专家也逐渐对此有了更为清晰的回答。王田苗认为这“不大可能。”在他看来,无论是从认知的本质,还是从成本方面考虑,从智力和形体上与人完全一样的机器人可以作为科幻故事中的角色,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中,而在现实中走入社会、走入家庭,则不太可能。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正确发展的路径应该是瞄准当下社会中的“痛点”,“帮助解决很多现实问题,而不是想要去替代人的智能”。王田苗说:“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帮助人,这样才能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顺。”
目前在机器人模仿人类智能方面,最引起轰动的突破是“阿尔法围棋”战胜了李世石和柯洁两位围棋高手,下一个突破点会在何时出现?王田苗认为智能机器相关技术将在2020年至2025年出现新的拐点,这其中既有脑科学与生物学、数学与认知、量子计算与密码、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也会在5G物联网商用、工业机器人进入无人化、区块链安全信任应用等应用基础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参观者在观看机器人灵巧手运水。
2.人工智能是在浪费时间吗
近日,2011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关于人工智能只是统计学的延伸,并不是全新的领域,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托马斯·萨金特同时也解释说,这并不表示人工智能是在浪费时间,他也承认“人工智能真的很有用,比如在我所在的经济学领域,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人们该如何去理解人工智能呢?“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其实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我们广义的理解,人工智能就是计算模拟人的智能,应用在家庭、工程和装备上,理解成它就是一个深度学习的有记录的软件系统。”王田苗说。
在他看来,机器人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人工智能技术对机器人产业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我狭义的理解人工智能对机器人的影响,比如在工业界,目前来看,在视觉方面推动很大,例如手眼协调、电子产品的检测。还有人工智能在服务机器人上,例如人机语音交互。当一个人给它提出问题,它能根据会话人的习惯和语调去判断,回过头又来刺激新的问题。”
“现在人工智能的学习是不是跟人一样,确实是有很大争论的。”王田苗说。但他同时表示,如果抛开人工智能的内涵本质不谈,现在以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其准确率超过人,甚至会引导和预测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是大家所公认的。正因如此,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对数据量比较大的领域,人工智能可能就能率先得到应用,比如安防、金融、医疗,这几个方面在推进的时候可能会快一些。”他说。
参观者在观看双臂协作机器人进行操作演示。新华社发
3.中国机器人成长了吗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4亿美元,2013年到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29.7%。尽管市场规模和平均增速都在世界前列,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国产品牌在多关节机器人等高端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仍然很低。我国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已连续举办了4年,从技术到市场,中国的机器人在哪些领域成长了,还有哪些欠缺呢?
在王田苗看来,中国的科技企业正在逐步崛起,尤其是近5至8年,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以23%到25%的速度在增长。“我们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国家政策也给了相应的支持,这使得企业、高校、研究所目前的专利增长非常快,在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有了一些进步。”王田苗说。
他同时也表示,目前国内机器人的发展确实也存在处于中低端的情况,在核心零部件上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近五年,我国企业也注意到了这些薄弱环节,也在慢慢弥补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生态缺陷。“核心部件是指控制器、减速器、电机以及工业软件等。以减速器为例,目前我们中低端机器人60%以上采用了国产的减速器。”王田苗说。
在他看来,工业机器人企业确实还需要更多工匠精神。“因为品质及性能都要靠长时间积累,如果急功近利、浮躁,那么,想要做出核心部件与高品质工业机器人还是有难度的。”王田苗表示,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国家也应该在基础装备、核心部件等方面进行战略性支持。
相关文章
- 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盛大举办,芯明受邀参加
- 九科信息入选“金燧石奖”2025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企业TOP20
- 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丨虚拟动点破解具身智能“数据”难题
- 山东省机器人大会盛大启幕 华为引领智能科技新征
- 萤石云视觉商用清洁机器人BS1:多场景落地,开启智能清洁新时代
- 全球首例丨“中国制造”助力儿外微创再突破,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成功完成单孔手术机器人儿童Ladd手术
- 售价39900元 松延动力人形智能机器人N2先人一步上线京东
- 深谋科技人形机器人美猴王斩获2025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
- MOVA P60 Pro预售正式开启,重新定义高端扫地机器人新标杆
- 移远通信智能模组助力东成“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闪耀欧美市场
- LeadeRobot具身智能应用标杆:柔韧自动充电机器人加速智能化出行体验闭环
- 万马股份:全年营收超170亿 线缆已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 智慧水务新突破:四足机器人与威派格河图AI融合技术首次亮相
- 亦庄马拉松机器人成全场焦点 来京东搜“机器人马拉松”可下单现货
- 极智嘉四度荣膺RBR50全球机器人创新奖,推动仓储智能化转型